央行此番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内容,被看作是为降准“预热”。近期,市场有不少分析人士,受春节前基础货币缺口巨大,央行有必要实施一次全面降准。而今日李克强专门提及全面降准,相当于是对市场呼吁的正面回应,可以预见,很快将会有一轮全面降准的到来。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019年新年伊始,李克强总理于1月4日接连考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总理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虽然官方消息只有短短几十字,但透露的信息量却很大:
一方面,新年伊始,李克强就接连考察多家银行,行程安排得很紧张,谈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民企和小微融资,足见高层对今年经济稳增长、企业融资环境改善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李克强透露出了下一步还会有进一步减税降费、降准等涉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举措,尤其是较为罕见地提出“全面降准”,此前也有不少分析人士呼吁,要在春季前全面降准。李克强对全面降准的提出,是对市场呼吁的正式呼吁。可以预见,全面降准很快就会来到,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除了亲临中行、工行、建行三大国有银行总行考察外,李克强还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李克强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上述讲话与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部署的工作内容一脉相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2019年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要推动推动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
大行凭借着体量大、网点布局广等特点,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被看作具有“头雁”作用。去年以来,国有大行纷纷出台支持民企发展的具体政策举措,表态要在民企、小微企业方面投入更多的贷款额度、简化民企、小微贷款审批流程等,其中,近几年来,由于建行在普惠金融方面投入力度比较大,去年也成为四大行中唯一一家享受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第二档(降准150bp)优惠的银行。
不过,为进一步激发银行投入普惠金融的积极性,央行本周刚刚宣布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这不仅相当于扩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也使得部分已经享受定向降准优惠政策的银行能够提高优惠程度。
例如,根据估算,经过此次考核标准调整后,除建行外,其它三大国有银行也将达到降准150bp的优惠档要求;此外,部分股份行及其他中小行也有望达到该要求,预计释放流动性7000-8000亿左右。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央行此番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内容,被看作是为降准“预热”。近期,市场有不少分析人士,受春节前基础货币缺口巨大,央行有必要实施一次全面降准。而今日李克强专门提及全面降准,相当于是对市场呼吁的正面回应,可以预见,很快将会有一轮全面降准的到来。
实际上,市场可能早已“嗅”到了央行即将全面降准,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今日A股表现不俗,上证综指半日涨1.81%收复250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等均涨超2%,其中,券商股引领强势反弹,中原证券、天风证券、南京证券、长城证券等集体涨停。
据华创证券屈庆团队测算,今年春节前基础货币依然存在4万亿-4.5万亿的缺口,需要央行采取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提前对冲,央行将大概率采取CRA、MLF、公开市场大额逆回购甚至降准等相结合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以平抑资金面波动。
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则认为,中国12月PMI跌破荣枯线,为29个月来首次,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PMI数据折射出政府正通过基建来维持经济平稳,加之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授权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在地方债务化解和偿还压力下,基建反弹将得到一定助力。政府债券的供给加大,给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预计央行将在1月份全面降准100个基点来对冲。
“但要强调的是,无论央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春节前进行的基础货币投放依然是对冲性质的,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基调转向宽松。”华创证券屈庆团队称。
李克强在此次考察中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可以看出,面对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压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将是今年宏观政策的主旋律。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财政+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呢?
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就指出,中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扼制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为此,中国有必要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尽管中国面临众多挑战,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的防范,包括房地产泡沫、企业杠杆率过高、影子银行风险、地方融资平台违约,但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余永定称,中国过去40多年的经验证明,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一切问题都会恶化,因为大多数经济和金融问题都是以经济增速为分母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等长期问题无从谈起。现在必须认识到,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可能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因此,对货币政策而言,余永定认为,明年其很重要的一个政策目标就是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保驾护航”。
“除了实现增长和物价目标外,为了配合财政部发行较大规模的国债,中国央行也应该采取更为扩张的货币政策。目前而言,中国央行不应该仅因担忧房地产泡沫而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国CPI目前大约在2%左右,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这两个指标的情况应该会让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余永定称。
传统观点认为,央行为经济注入了太多流动性,这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元凶。但余永定认为,这一观点可能只是部分正确。事实上,房价的剧烈上涨早在央行信用宽松前就出现了。中国房价的涨跌呈现周期性特点,很难确定货币供应和房价涨跌之间的因果关系。完全有理由认为,真正的因果关系是房价上升导致货币供应量上升。房价上升会把大量原本在实体经济中循环的资金吸入资本市场,并在资本市场上自我循环。因此,央行需要加大货币供应量来满足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需求。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此前也表示,去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释放出高层对2019年更强的忧患意识和稳经济的信号,未来宽松政策的托底意愿将延续。稳增长的路径也非常重要,具体来看分为三种,一是放松地产,二是加大基建,三是减税。事实上,这三种路径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比如减税必然导致财政收入减税抑制基建,比如松地产是否要配合房产税推出,那么又会一定程度上对冲减税的效果。我们认为从政策的紧迫性来看,稳基建是最好的选择,而稳基建需要解决政府债务,那么就要求货币宽松加码,那么市场利率仍有下行的空间,但是短期来看债市交易拥挤,预期过于一致,存在调整的可能;同时基建改善的预期也会对股票市场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