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每一次机会,“选择”既考验此前的积累,也昭示着未来的成绩。2018年,公募基金业创新,格局初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公募基金业曾用三大创新产品,在灰度的2018年,增添几笔亮色。
从“A股入摩”前后的MSCI主题基金,到“CDR(中国存托凭证)发行呼声高涨”期间的战略配售基金,再到“养老压力愈加深重”背景下的养老目标基金,2018年,公募基金业不断推陈出新。
基金公司在参与度上,却是千差万别。“00后元老”持续狂欢,“中流砥柱30后”则是交叉登场,而数量更多的“70后”年轻公司,多是选择叉腰围观。
个中有焦虑,也有无奈。
2018年,公募基金业的首例产品创新,缘起“A股入摩”。
2014年至2016年,A股曾连续3年申请加入MSCI,最终均因制度问题折戟。2018年6月1日,A股正式被纳入MSCI全球新兴市场指数,俗称“A股入摩”,这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
“入摩”前后,基金公司争相布局MSCI相关产品。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计成立了16只MSCI主题基金,且均为指数型产品。除华夏MSCI A股国际通ETF成立于2015年之外,余下15只产品均诞生在2018年。后来又陆续成立了7只联接基金,向MSCI基金输血了近35亿元。
十分重视规模的公募基金业,自然不会放过每一次可能的发展机遇。“A股入摩”前后,19家基金公司向证监会申报了43只MSCI主题基金,其中31只已获批,22只已成立,尚有3只仍在募集中。
业内向来有以“30后”、“50后”这样的说法形容“第30家之后成立的基金公司”、“第50家之后成立的基金公司”。在扎堆拥抱MSCI的19家基金公司中,14家属于“50前”,其中5家是“00后”(即所谓的“老十家”,包括南方、华安、富国、华夏、博时),仅平安、前海开源、太平、创金合信、中金5家公司属于标准的“70后生人”。
“老一辈积极参与,新一辈少有尝鲜”的现象,同样存在“A股入富”上。9月27日,继A股成功“入摩”后,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不过目前仅4家公司布局了相关基金产品,且3家是典型的“30前公司”。
2018年6月11日,伴随着6只战略配售基金(由于战略配售标的多将为“行业独角兽企业”,此类基金又被市场称为“独角兽基金”)的发行,基金业年内第二例产品创新拉开帷幕。
与“A股入摩”配套基金产品不同,“独角兽基金”稀缺得多。作为“自上而下”推动的创新型产品,招商、易方达、南方、汇添富、嘉实、华夏6家老牌大型公司显然是有锦鲤庇佑,过五关斩六将,成为监管层的“钦点公司”。
今年6月,“独角兽基金”发行之际,A股市场正陷于“中美贸易摩擦”、“金融去杠杆”等多重利空泥淖,资本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头顶光环的“独角兽基金”,依旧吸睛无数,丝毫不惧惨淡行情。
若细细回想,仍可记起当时的热闹场景。微信朋友圈疯狂刷屏,更夸张的是,相关宣传文案已经下沉到“菜市场”,有大妈在菜市场买菜,也收到了“独角兽基金”的宣传单。
长年以来,较之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子行业,基金的普及率和知名度一直不及上述3个行业。不过,当时市场对“独角兽基金”的关注,俨然一副要将公募基金推向中央大舞台的气势。
在这场6月未央的创新产品盛宴中,6家大公司风光一时无二,其他公司的参与感降至低谷。同期,其他基金公司也有新产品发行,不过当所有的聚光灯均聚焦于独角兽基金,其他产品自然显得黯淡无光。
短短6个工作日之后的7月5日,6只独角兽基金同时成立,合计募得资金1048.99亿元,其中招商、易方达分别以247.02亿元、244.32亿元的规模领跑。弱市行情下,权益类基金普遍亏损,而独角兽基金却平均取得了2.56%的收益,已属难得。
2018年8月6日,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正式获批,基金业年内第三例创新产品隆重登场。
即便也采用FOF形式运作,较之普通FOF基金(公募FOF基金早在2017年就已获批),养老目标基金背负的责任显然更大: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重要帮手。
压力同样也是机遇。面对未来巨量的养老资金,基金公司们闻风而动。目前已有37家基金公司向证监会合计申报了92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26只已获批,14只已发行募集,其中11只已成立。
在养老基金的申报名单中,华夏、嘉实、汇添富、易方达、招商、南方等老牌大公司也是频频现身,却鲜少看到一些新鲜面孔。
上述37家基金公司中,34家成立于2009年之前,属于典型的“70前”,而余下近百家公募管理人则少有参与。92只已申报的养老目标基金中,公募基金“老十家”(即最先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就上报了29只,占比超三成。
养老目标基金一只接一只的发行,首募规模乏善可陈,认购总户数却吊足了市场胃口。目前每只基金都拥有万户以上的拥趸者,11只产品共吸引了66.07万户的投资者(此处不考虑去重)。
毫无疑问,养老目标基金业务,是一场“放长线,钓大鱼”的游戏。而在这场游戏中,目前年轻公司多是围观。
某公募人士曾向华尔街见闻直言:“监管层每推出一类创新产品,我们必然会跟随。如果这个业务不做,那个业务也不做,不出多长时间,公司的规模、影响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是典型的大公司焦虑,每至年底,这种焦虑感会被成倍地放大。
创新产品繁华的背后,是大中型公司的焦虑,同样也有数十家公司的冷淡。当然,并非所有业务创新,均需要追随,人云亦云并非好事。不过公募基金发展20年来,管理人已增至131家,真正具备参与感、存在感的公司屈指可数,百花齐放的公募基金业显然任重道远。
(华尔街见闻 苏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