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股成股东“提款机” 四季度17只个股遭套现44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21 20:34

    根据iFinD数据统计显示,四季度以来,共有592家上市公司遭股东减持,合计减持金额超过312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股俨然成为了“提款机”,17只股票遭套现逾44亿元。

    每经编辑 郭鑫

    年底这段时间,上市公司各项“大考”来临,为了提高“期末成绩单”上的“分数”,他们竭尽全力。

    近期,各种奇葩的卖资产方式开始涌现,比如字画、飞机,还有应收账款等。不过,“铁打的营盘”,出售金融资产一直都是上市公司扮靓业绩的主要方式。

    根据iFinD数据统计显示,四季度以来,共有592家上市公司遭股东减持,合计减持金额超过312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股俨然成为“提款机”,17只股票遭套现逾44亿元。

    减持了哪些金融股?

    虽说中小板、创业板还是被减持个股的聚集地,但从减持金额看,“巨无霸”金融股首当其冲。记者梳理发现,四季度以来遭减持排名前二十的上市公司中,有六家为金融股。

    数据显示,截至21日收盘,华泰证券、江苏银行、财通证券、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等17家金融机构遭股东减持,减持金额合计超过44亿元。

    注:上表统计时间为2018年10月8日—2018年12月21日,减持方并未完整统计

    具体来看,被减持股数最多的是江苏银行,苏常柴A和汇鸿集团合计减持1.26亿股,减持金额超过8亿元。分类别来看,证券股占据减持的六成,遭减持金额高达32亿元。

    而有意思的是,A股的证券板块自10月19日以来迎来的一波强势上涨,最高涨幅超过45%。即使近日指数迎来调整,截至今日收盘,证券板块指数涨幅仍有26%,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有1.2%。

    从近期的研报来看,金融股仍然是机构的宠儿,都给予金融股厚望,将其看作价值洼地。

    扮靓业绩,上市公司年底集中抛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阅了多家上市公司出售金融股的公告发现,“减持所获收益将计入公司当期损益,对公司2018年业绩产生有利影响”、“因自身发展的资金需求”成为多家上市公司出售金融股的主要说辞。

    以四季度遭减持最多的华泰证券为例(四季度遭减持逾8亿元),华泰证券股东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鸿集团)公告称,减持是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为进一步促进公司在环保再生、冷链物流和“走出去”生产基地建设等领域工作的开展,盘活存量金融资产,不断优化公司资产结构。

    显然,就公告而言来推断减持金融股的目的并没有太大价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上市公司汇鸿集团发现,该公司近年来多次出售金融资产。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审定的减持额度是不超过16亿元,今年9月28日的股东大会上决定将此项再增加40亿元。

    截至12月19日收盘,汇鸿集团公告,公司累计减持华泰证券约2339万股,占华泰证券总股本的 0.28%。上述减持公司可获得投资收益共计约3.72亿元。上述减持所获收益计入公司当期损益,对公司2018年度业绩产生有利影响。

    除此之外,公告显示,进入12月以来,汇鸿集团先后6次发布减持金融资产公告。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投资收益已超过净利润。根据汇鸿集团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95亿元,同比增加176.47%。扣非净利润-1.103亿元。同时,公告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已实现投资收益13.54亿元。

    但从汇鸿集团公司主业方面来看,2016年和2017年,汇鸿集团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5.26万元和-1.51亿元,而投资收益合计分别为9.02亿元、12.13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出售股份是为了集中精力做主业,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是好事。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增厚业绩,甚至突击扮靓业绩,投资者就一定要保持警惕,毕竟这些都是一次性收益,而非主营业务景气导致的业绩增长,不具备持续性。

    (每经App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游戏版号明年总量控制在3000左右,排队数量超7000

    下一篇

    电广传媒:终止2亿元向关联方卖名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