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农业进入“品牌时代” 品牌建设需战略和科技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21 18:51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联主席陈放表示,从当前全球农产品市场格局来看,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取决于是否拥有高品质和差异化的品牌优势。实现农业品牌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陈俊杰    

    12月21日,以“重塑中国农业品牌力量”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农业品牌年度颁奖盛典在成都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会议聚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品牌战略等,与会嘉宾围绕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变革、农业品牌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分享。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我国农业进入“品牌时代”的背景下,打造成熟、得人心的品牌,成为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

    第四届中国农业品牌年度颁奖盛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品牌价值愈加受重视

    我国农业产业市场广阔,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占比却并不多。如果说增产增效是我国农业过往的主旋律,那么品牌建设则很有可能是接下来的主旋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表示,40年前,我国的改革从农业开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迄今为止,农业在满足需求方面,数量缺口不小,品质差距巨大。我国食品进口的总量、品类越来越多,这里面有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但也有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因素。一些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缺少竞争力。

    周其仁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农业需要引入现代元素,通过现代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消费者为中心,有效组织供应,需要什么就整合什么。同时,要高度重视科技投入,重视高校实验室研发,重视科技人员。此外,需要特别重视品牌的力量,以品牌为先锋。

    在周其仁看来,消费者往往没有时间去了解产品的来龙去脉,“消费者就相信牌子,品牌就是把产品可追溯、监管、技术等浓缩到一个名字上来,让人看到以后就能产生信任”。他表示,企业品牌建设的投资,实际上是拿给消费者作信用抵押,如果产品品质有问题,企业受到的损害会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姜向鹏指出,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品牌的重要性:所有的农产品必须通过品牌化的产品和服务,同市场、消费者发生价值交换。

    姜向鹏认为,一个产品背后,企业可能做了很多工作,消费者是看不到的,企业只能通过品牌来呈现这些工作,品牌是这些工作的战略抓手。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联主席陈放表示,从当前全球农产品市场格局来看,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取决于是否拥有高品质和差异化的品牌优势。实现农业品牌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认为,只有品牌做好了,农产品才不会缺少销量。如果缺少品牌的支持,缺少品牌的背书,农产品就可能存在销售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也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建更多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刘汉元表示,通威集团始终坚持“品质立企、品牌强企”的品牌意识。

    品牌建设的路径

    对于我国农业品牌的培育路径,李志起表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品牌可以比喻为建设一座房子,顶部要有顶层的战略规划,把品牌运营好并落定。

    李志起表示,在中央层面,党的十九大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同时,现在各个地区都在出台支持农业品牌发展的战略,比如山东省7月份印发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其中便提到“品牌化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标准提升、高端引领,实现从依靠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兴农、品牌富农的动能转换”。“这是特别好的趋势。”李志起认为。

    姜向鹏指出:“品牌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但也需要地方政府为企业做品牌战略的咨询。”

    陈放指出,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质量为本、意识为先、培育为重、保护为要、评估为准、制度为纲。我国农业品牌化建设应在市场的主导下,发挥企业的主体优势,增强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苦练内功,适应需求,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品牌“从有到优”的跨越,打造更多在全国叫得响、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

    目前在国内,褚时健的褚橙有着巨大的品牌号召力。褚时健之子、褚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褚一斌在会上也表示,品牌的支撑度是品质,特别是食品行业。他表示,农业企业产品品质又需要科技的支撑,在全球范围内,农业行业的一些知名企业,通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具有很深厚的技术和资本积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相关人士:更多支持创投基金政策有望出台 私募基金产品备案须知或明年初落地

    下一篇

    中财办副主任、发改委副主任明日将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