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甲交锋 一场机器人赛事背后的物流技术创新竞速与人才争夺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21 13:35

    机器人挑战赛不仅关注参赛机器人纯技术的比拼,还更加注重智能机器人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商用可行性。

    JRC泰达2018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每经记者 李卓 实习记者 陈克远 实习编辑 王丽娜

      仓储、分拣、传送、运输,非常传统,听上去枯燥、毫无乐趣可言的物流工作,却在一场赛事中引发喝彩不断,并引来行业和资本的高度关注。

      12月19日,由京东联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主办的JRC泰达2018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落下帷幕,此前从全球超过300支报名团队中角逐而出的10支队伍在此进行冠军的争夺。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第一届比赛的参赛队伍更多来自于高校学府,本次比赛既有来自清华大学、哈工大、西安交大等的高校学子,也有来自美国硅谷的创业团队。同时,决赛现场,还有来自海河产业基金、千山资本、活水资本、创客总部、中科创星等多家投资机构进行观战。决赛结束后,京东也将为十强队伍提供专门的项目孵化基金。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7.4亿美元,2013-2018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9.7%,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定进步,企业创新活跃。类似于京东举办的机器人挑战赛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缩影,而同样举办相关赛事的企业还有亚马逊。

      正如京东方面称,机器人挑战赛不仅关注参赛机器人纯技术的比拼,还更加注重智能机器人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商用可行性。赛事背后,不仅是整个中国智能物流技术的创新与萌芽,也是以京东、亚马逊等巨头为代表掀起的新一轮智能物流竞速赛。

      注重仓储物流领域的商用可行性

      “5、4、3、2、1”,随着裁判员比赛的声音响起,来自美国硅谷的创业团队Fast Pick的机器人率先启动,在快速移动到指定商品的货架前后,通过机械臂准确抓取到一款软包装饮料,并放入到了机械臂下方的货品运输箱中。

      与之对阵的是来自西安交大的极客工坊团队,但他们的机器人似乎出了些许状况。在比赛声响起后,机器人迟迟没有移动,无奈之下极客工坊团队只能选择暂停调整参与此后的附加赛,不过这样一来,他们的比赛分数就要落后于其他队伍。


    JRC泰达2018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现场

      这是在JRC泰达2018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的决赛现场。

      通过这样一场赛事,让业界看到的是一众刚刚初具规模的研发组织或创业团队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方案设计才能与未来发展潜力。

      正如大赛评委之一、中国机器人峰会主席刘进长所说,不少队伍提供了系统的、可运行的机器人工作平台和机器人设计方案,既满足物品自动识别、跟踪、抓取、拣选等基础要求,也涵盖视觉传感、人脸识别、仓内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水平和孵化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此次决赛的场景和任务设置也可以看出,以超市购物为场景原型,涉及的商品包括桔子、口红、纸巾、薯片等,要求机器人在6分钟内完成路径规划、视觉识别、准确抓取等工作,这也正是当下零售变革浪潮下智能物流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虽然参与的赛事很多,但是像这种基于物流实际应用的比赛还是少数。”赛后,本次挑战赛的冠军获得者——沈阳艾克申机器人公司的Action团队领队郝旭昶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他们的团队原本就是专注于商用机器人研发,这就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机器人技术商业化的样本,在参赛过后,机器人所使用到的技术,会通过有针对性的改进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人才争夺

      在推进机器人技术优化和商业化落地的同时,京东举办机器人挑战赛的另一重目的在于培养人才。

      “经过170多天的筹备集结,从国内外10多个城市进行选拔,这次机器人大赛促进了国内外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交流。”作为赛事的主办方,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说,京东物流着眼于通过实际应用推动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以本次的全球化大赛为契机,将挖掘和培养更多创新技术人才并进行孵化,让优秀作品获得更多商业化机会。

      据了解。在决赛结束后,京东不仅将为十强队伍提供专门的项目孵化基金,并将开启就业绿色通道,为机器人产业培养人才创造更大的实用价值。在2017年举办过首届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后,京东引进了50名左右的大学生到企业实习,现在也有部分员工是来自于第一届比赛。


    JRC泰达2018京东X机器人挑战赛现场

      清华大学浮游队队长姜峣在比赛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带领的团队成员中,有的是在读博士生,更有在读的大四本科生。而他本人此前在国外主攻人脑学习领域,回国后开始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此次作为带动导师也是首次参赛。

      回顾赛场上的情形,浮游队的机器人在第一轮比赛中因为某些故障没能顺利启动,但在随后的附加赛中顺利完成任务,并最终获得了大赛的三等奖。

      姜峣感触颇多地认为,可能之前更多是专注于理论研究,但是通过这样一次比赛也更能认识到,仅有理论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让理论走向实际。同时在姜峣看来,真正参与到比赛中会遇到很多的变数,比如场地、任务商品、商品的摆放情况等,而他们对于机器人研发的坚守正是在于,能够在任意的场景发挥机器人的功能。

      肖军在赛后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虽然比赛中很多参赛团队的机器人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但同样也都有着需要改进优化的地方。从机器人的实用性上来说,稳定性是机器人从研发项目向产品转变最重要的部分。或许现在的机器人还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但京东会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制造以及方案提供上积累的优势,推动更多行业机器人应用走向规模化,实现智能升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广州住宅限价政策松动:一刀切改为价格浮动,网签限价提高

    下一篇

    上交所:16永泰03临时停牌 停牌前跌41%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