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建行的“普惠金融之路”:责任感、创新力、延展性一个都不能少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13 00:30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承担大行责任,全面启动普惠金融战略,基于对小微企业需求痛点的理解,借助新兴科技,重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拓展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为百姓安居乐业服务。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认为,国有大行要为国分忧,引导资金流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精准滴灌到最急需金融服务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这是大行的责任所在。然而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硬币的一面是银行的责任和担当,另一面则是银行的机会和机遇,任何社会“痛点”对银行来说都是商业机会,商业银行只要寻找到专业的解决方法和技术路径,就能在解决企业痛点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的稳健、持续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和商业可持续的有机统一

    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始终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早在今年5月,建设银行就明确提出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在巩固好传统优势的同时,聚焦“双小”(小行业、小企业),作出战略调整。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建设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9万亿元,贷款客户87.4万户,较年初新增26.9万户,增长44.39%,累计为170多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超过6.4万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得到国务院领导、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然而,更重要的是,建设银行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不仅是履行国有大行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也是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通过战略实施,改变传统做大企业、大项目的思维定式和运营模式,引导全行将战略重点转向大众市场,深度拓展小微、双创、涉农、扶贫、住房租赁等民生领域,用普惠金融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建立长效经营机制,既主动承接社会责任,又赢得未来市场。

    正如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在“普惠金融战略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用金融的力量解决社会痛点,让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们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得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银行不服务小微企业就没有未来。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也表示:“痛点对商业银行来说其实就是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解决痛点的能力,解决好了就能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对大客户的服务,银行之间竞争白热化。与之相比,服务草根客群、长尾客户对银行来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有机会都不会拒绝,更何况金融科技给了银行一个‘西瓜和芝麻一起捡’的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在是‘得小微者得天下’,关键是在考验哪家机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定价模型成熟度更高。对建行来说,普惠金融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

    据介绍,建设银行将在年内安排新增信贷规模2000亿元,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优化信贷结构,重点加强对先进制造业、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挑选相关领域龙头民营企业纳入白名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有技术优势、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加大贷款投入。

    用金融科技构建普惠金融新模式

    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小微企业的特性,决定着它不能按传统做大中企业的做法处理。因此,建设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打造了数据化、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破解小微企业征信难题,大幅提高贷款可得性。

    一直以来,资信不完整都是制约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设银行注重内部挖潜和外部共享并重,依托“新一代”核心技术系统,打通全行不同渠道、不同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的系统整合,同时广泛联通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以大数据手段精准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推动批量精准获客。在此基础上,从交易、结算、纳税等场景切入,围绕小微企业实际需要创新定制系列产品,形成分类分层的产品体系,客户来了“总有一款适合你”。

    田国立曾总结指出,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集中在小微企业,主要症结在于银行信贷准入标准高、增信难度大、申贷流程长、期限不匹配等。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抵押登记效率低,导致信贷调查、审批到发放的流程耗时拉长,企业“等米下锅”现象普遍。与此同时,很多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承担担保和评估等第三方服务费用,这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为此,建设银行再造业务流程,构建了“三个一”模式提效率降成本。创新“小微快贷”,实现自动化审批,构建“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模式,大幅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一分钟”融资,即一分钟以内完成贷款申请到支用的全流程操作;“一站式”服务,即可通过“建行惠懂你”APP实现在线测额、预约开户、身份认证及贷款申请、签约、支用、还款等一站式办理。“一价式”收费,即除贷款利息外,无担保、过桥等费用,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真正做到“一次定价,费用全清”。

    在田国立看来,部分银行之所以对民营企业“惜贷”,主要因为:一是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信息不透明、管理欠规范、产品技术含量相对低、跨行业过度扩张等问题;二是传统融资方式解决问题上也受到一些局限,部分民营企业由于信用风险相对较高,金融机构出于考核、追责等方面压力对其放贷较为谨慎;三是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本身也有局限性,也就不敢放贷。

    面对上述现实性问题,建设银行的做法是:将风险底线和风控标准嵌入系统,建立大数据选客控险、模型化系统排险、智能化预警避险等全流程风控机制。以贷后预警为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置,大大减少坏账损失。互联网大数据和银行长期风控经验的耦合,确保了小微信用体系兼具开放性和稳健性,找到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小微快贷”已累计为超过45万客户提供5300多亿元贷款,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

    借助自身优势扩展服务外延

    根据国务院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由于具有客户群体庞大、经营板块多元、渠道网络丰富等优势,建设银行对金融普惠性的理解,因而并没有简单停留在信贷服务,而是发挥集团优势,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

    服务“三农”方面,建设银行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签署合作协议,面向网点机构尚未覆盖的县域农村,推出“裕农通”服务模式,创新实践与供销社、通信公司、卫生诊所等合作,为农户及涉农小微商户提供集“存贷汇缴投”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打破了地域阻隔,延伸了服务的触角和半径。截至2018年9月末,全行建立“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12万个,覆盖中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服务活跃农户1016万户,打通了农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引导“双创”方面,建设银行依托科技创新中心、创业创新金融中心等专业平台,整合政府、产学研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源和力量,做好需求对接,推出“FITO·飞拓”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全方位、一站式满足“双创”企业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创新“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综合考量企业专利数量、专利技术含量、科研人员占比等独有特性,量身定制金融产品,解决科技企业轻资产、无抵押、融资难的“痛点”和“难点”。

    而精准扶贫方面,建设银行则将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将产业扶持与扩大就业有效结合,在扶贫中发挥造血功能。引进互联网、电子商务经营方式,依托“善融商务”,为贫困地区小微企业提供电商销售增收获利机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助力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为政府提供全事项、全流程、全覆盖、全场景的政务便民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服务社会民生,解决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 文/胡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华丽家族终止高溢价购买控股股东资产

    下一篇

    *ST长生将被强制退市 深交所:不服来辩!业内:别想回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