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当地时间12月6日,登陆纳斯达克市场40余天的小牛电动的股价收于7.85美元/股,仍在发行价9美元/股以下。这个早期以“颜值”和“科技”获得市场瞩目的电动自行车品牌被外界称作“两轮特斯拉”,以圆灯设计为标志,引领了行业新设计风潮,但在股市中仍未逃“破发”魔咒。
“融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主要目的,因为我们不是那么需要砸钱的公司。”小牛电动CFO(首席财务官)张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品牌效应。面对公司股价的“破发”,张鹏则表示,市场需要时间熟悉小牛电动。
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虽大,但在小牛电动诞生以前已是强手如林,在披露招股书后,外界就曾指出小牛电动销量不足某些巨头品牌的零头。小牛电动面对同行品牌的巨额销量是否会有压力?当记者向小牛电动CEO李彦抛出这一问题时,他并未立刻作答。“举个小例子,苹果在做手机的时候,诺基亚的销量是它的不知道多少倍,这其实是动力跟机遇。”在李彦沉默期间,小牛电动研发副总裁胡依林抢先如是回应称。
存量市场“红海”待突围
共享单车的“风口”转瞬即逝,两轮脚踏自行车的销量急剧下滑,相较之下,电动自行车仍处稳定增长阶段。工信部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两轮脚踏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2918.9万辆,同比下降31.3%,电动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2023.8万辆,同比增长4.6%。
然而,电动自行车行业也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小牛电动CEO李彦则表示,此前行业中存在百余个品牌,相互之间差异化不明显,已经转入“红海”竞争,难以突围。不过,锂电池的技术革命给这个行业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市场有机会从存量市场升级为增量市场。
李彦将电动自行车市场面临的情况与手机市场相比较:“智能手机销量排在前几名的企业,在功能机的时代,这些企业基本上都不存在,为什么?因为都是弯道超车,都是没有‘包袱’,都是用新科技来改变世界的。”
小牛电动以25~38岁的年轻用户为主,产品设计获得多项大奖,但销售规模尚不能与行业巨头相提并论。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小牛电动智能两轮电动车销量约为12万辆,同比增长76.3%。而雅迪控股(01585,HK)2018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电动自行车销量约为104万辆。
股价仍处“破发”状态
11月底,小牛电动上市后首次披露季度报告,第三季度收入为4.9亿元,剔除股权激励后实现净利润494万元,单季度首次实现盈利。这是否意味着小牛电动过了“砸钱扩张”阶段?
“为什么公司会去砸钱?也是为了建立自己强大的竞争壁垒,或者说抢占非常重要的资源,因为我们把资源占了以后,别人就进不来了,或者可以提高进入的起点。对于小牛电动来说,如果需要砸钱的话,那我觉得这个钱肯定砸在人上。”张鹏表示。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小牛电动股权激励开支达2.34亿元。
由初创企业变成上市的公众企业,更多投资者的目光投向小牛电动。在上市之前,有报道称小牛电动多次调低募资额。对此,张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大部分都是传闻”。
“我们上市肯定是一部分为了募资,募资在产能扩张、品牌扩张上对我们会有一定帮助,但我们更多是想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有所扩张、快速打开国际市场,一个上市公司的品牌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张鹏表示,小牛电动上市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上市公司身份,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
发行价9美元/股,截至12月6日收盘股价为7.85美元/股,上市约40日,小牛电动的股价在经历一番下跌和回升后于近日趋稳,但市场表现仍难言理想。对此,张鹏显得并不急躁,“之前投资界关注两轮车市场的人比较少,大家都会关注平台化、新经济、电动四轮车(像特斯拉)。”
张鹏进一步坦言,很多投资者在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力支持的情况下,对公司的判断会比较保守,相信未来市场会认识到公司的价值并给出合理估值。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