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认为,要通过政策规范、监管约束、市场引导,使货币投放能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滴灌”,同时防止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重新抬头。要努力提升金融业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尤其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更要下功夫。
每经实习记者 李玉雯 记者 徐杰 每经实习编辑 梁枭
中国-中东欧金融公司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2月8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每日经济新闻协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领袖人物、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追溯行业本源、探寻时代行业责任。
中国-中东欧金融公司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表示,40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金融的改革发展,中国金融业的繁荣稳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中国是银行业主导型的金融体制,通过改革转型发展,如今中国银行业规模、效益与质量,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金融监管体系、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姜建清认为,中国金融业必须坚持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同时也要坚定不移抓好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
今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在姜建清看来,十年来,全球经济和金融结构不平衡依然没有改变,并且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
姜建清表示,金融业面临数据信息技术变革的新周期。金融科技借助技术优势构筑场景,持续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和提升效率,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和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格局正处于大变革的历史阶段。思维方式固化、习惯路径依赖、不适应数据信息时代生存环境的金融机构将成为竞争的失利者。
姜建清同时提到,十年来,全球银行业的规模和盈利持续增长,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也不断改善,但受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和科技周期叠加的影响,正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战略迷茫期”,新的战略方向、经营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正在探索和尚未形成。后危机时代的市场和监管环境变化更快,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管理的法规更严,对违规风险的容忍度更低,对银行战略价值定位的前瞻性要求更高,对投入产出效率的能力要求更强,对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服务普惠金融的期盼更多。
在姜建清看来,中国金融业必须坚持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当前金融业态、市场体系、金融工具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变化,货币传导的途径随之产生变化,市场资金短缺不完全是总量原因,也是结构扭曲造成。因此,要通过政策规范、监管约束、市场引导,使货币投放能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滴灌”,同时防止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重新抬头。要努力提升金融业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尤其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更要下功夫。
其次,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通过改革创新,改变直接间接融资比例,逐步扭转以银行为主导的资源配置结构。推进金融要素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重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走出一条资产与资本相平衡、质量与效益相兼顾、成本与效率相统筹的发展道路。同时,要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支持“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
最后,坚定不移抓好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迈入新时代后,要把握新趋势,完善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方法与工具,及时识别和化解各种风险,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确保不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风险;要深化金融改革,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逐步改变高杠杆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改变重视信贷增量、忽视存量管理的资金管理方式,实现中国金融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