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40个城市累计土地出让金收入20001亿元;当月土地成交溢价率10.2%,创2012年来新低。
每经记者 程成 每经编辑 陈梦妤
近日,易居研究院发布全国40城土地市场报告,在前11月监测的40个城市中,累计土地出让金收入20001亿元,同比下降1.8%,连续两个月同比下滑;11月当月土地成交溢价率10.2%,同比下滑19.2个百分点,创2012年来新低。此外,11月三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8.7%,首现降温迹象。
报告显示,11月40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982.3亿元,环比增长33.6%,同比下降12.1%。前11月,40城土地出让金累计收入20001亿元,同比下降1.8%,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报告认为,房企的资金压力致其土地购置更趋理性,这直接导致下半年以来全国全国土地流拍现象增多,部分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也呈现了明显的降温态势。
而中指院数据也印证了土地市场在第三季度加速降温。中指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共流拍住宅用地446宗,总规划建筑面积5645万平方米,是2017年全年的1.8倍。仅第三季度土地流拍率就达到9.3%,创下近年来最高值。同时,第三季度住宅用地零溢价成交地块宗数占比达到59.2%,较第二季度提升6个百分点。
分城市看,前11个月共有4个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超过1000亿元。其中,杭州以2350亿元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9.7%;上海、北京、重庆分别以1604亿元、1431亿元、1085亿元列第二至四位。
土地成交面积方面,前11月40城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4.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不过11月当月,40城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0.41亿平方米,环比增长6.5%,但同比下降16.5%。
溢价率方面,11月40城土地成交均价437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2%,同比下跌21.8%;溢价率10.2%,与10月相比下降2.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2个百分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1.2%的土地成交溢价率创下了自2012年10月以来的新低,并延续了自2016年9月以来的下行走势。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2016年9月政策由松转紧以来,各类调控政策不断在热点城市蔓延,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直接导致土地市场呈现下行趋势。
“过去一年土地溢价率的快速下滑,也与地方政府提高起拍价和热点城市限地价有关。”沈昕说,“目前土地溢价率已下滑至历史低点附近,按过去短周期规律看,预计未来几个月溢价率下滑趋势将渐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土地市场在整体降温的同时,城市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行情。
其中一线城市呈量升价稳走势。具体来看,11月4个一线城市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610.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9.1%,同比增长20.8%;土地成交均价1496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同比上涨3.8%。溢价率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分别为12.6%、0、2.4%、10.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一线城市中溢价率最低的上海,其0溢价与“招挂复合出让”的土拍制度密不可分。
2016年上海先后出现18个区域或板块“地王”。为遏制“地王”频出,2017年4月,上海调整土地出让制度,实行“招挂复合出让”。规定当有效申请人不超过3人时,实行挂牌出让;超过3人时,实行招标出让,对投标人进行评分确定竞得人。记者统计发现,至目前,上海今年共成交18宗涉商品住宅地块,均通过招挂复合方式出让,且均经一轮报价后以底价成交。
二线城市呈量价齐跌走势。11月二线城市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51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10%;成交均价407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4.4%,同比下跌27.2%,土地成交均价创2016年6月以来新低。
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也首现降温迹象。数据显示,11月三线城市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01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0.5%,但同比下降38.7%;成交均价212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9.2%,同比上涨4%,成交均价环比转跌。
沈昕向记者表示,一线城市的量升价稳,与城市价值密不可分;而二线城市的量价齐跌、三线城市的降温,主要受持续高压的调控政策的影响,此外,棚改货币化政策的调整也是三线城市土地市场首现降温的重要原因。
“国务院已于10月明确提出要调整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政策。”沈昕说。他还预计,随着去库存任务的基本完成,未来三线城市土地市场将呈现降温态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