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11月前三周乘用车销量出现接近30%的大幅下滑,而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更是创下3年来的新高。分析指出,今年车市降幅是2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就算购置税优惠政策重来恐怕也无济于事。
“金九银十”风光不再,车市寒冬凛冽加剧。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11月前三周乘用车销量出现接近30%的大幅下滑。
具体数据来看:
11月乘用车市场第一周的零售量为3.5万台的日均水平,同比下滑41%;
第二周零售达到日均5.16万台水平,同比下降23%;
第三周零售达到日均5.23万台水平,同比下滑24%;
如无意外,11月车市将继续出现负增长,且跌幅将创历史新高,同时全年的负增长将不可避免。
1-10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销售1812万辆,同比下降2.1%,11月的超高跌幅预计将进一步拉大整体的下滑幅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年车市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高基数,为今年车市增长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中西部楼市价格的快速上涨,许多消费者将财产投入到楼市,因此车市难以复苏。此外,居民财富缩水、外部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也将影响车市表现。
不仅如此,经销商面临的库存压力也依然严峻。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6.9%,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为三年来最高,是今年第10个月库存预警指数超过警戒线。
国内部分汽车品牌库存“堆积如山”,销售压力陡增
(图片来源:乘联会)
当下,库存比较高的三大品牌是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安福特,另外,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别克、北京现代、上汽荣威、捷豹路虎和斯柯达也处在前列。一般1.5是库存警戒线,如长安汽车达到2.9,意味着即使工厂停产,经销商现有库存量都可以正常销售近3个月。
库存承压下,不少经销商已经悄然打起了价格战,经销商新车业务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已经不在少数,甚至某些豪华品牌也不例外。
此外,根据《2018年1-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只有32.8%的汽车经销商处于盈利状态,有26.7%的经销商持平,而40.5%的经销商明确表示处于亏损状态。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近日在2018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今年车市降幅是2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就算购置税优惠政策重来恐怕也无济于事。“建议厂家按照‘零规划’来做明年的乘用车产销规划,给全国经销商减缓一点压力,共克时艰,以便大家效益变得更好。”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表示,国内汽车市场的产销高速增长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低增长恐怕会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常态。对于2019年的乘用车汽车市场,乘联会预计将实现1.2%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