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高新区而立之:向产业培育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要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1-23 00:35

    ▲中国—欧洲中心 成都高新区供图

    自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以来,弹指间30年,168个国家高新区遍布国内。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的火苗在成都高新区燎原了30年。成都高新区总产值从1991年的6000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7500亿元。截至2017年,聚集企业11.5万余家,大量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27家,占成都市的49.6%,占四川省的34.3%。

    “成都高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抓住了三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动能转换,构建经济发展动力体系;二是坚持产业定位,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产城融合,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在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国家高新区30周年集中采访会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如是总结。

    推进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一直在努力。11月22日,成都高新区召开了产业培育大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相关负责人在台上望着企业代表们说:“我们高新区的民营经济,就是今天在座的各位——科技型的创新创业企业构成了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未来,成都高新区会怎么做?答案是:向产业培育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要发展。

    30年发展,承担地方创新重任

    按照一位老成都人的说法,在大多数外地人眼里,成都的名片是“好吃好耍的休闲之都”,但他现在更愿意带外地朋友到高新区转一转,感受成都的另一面——大气、现代,拥有不一样的创新活力和发展速度。

    历史是从1988年拉开大幕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承载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希望,第一批国家高新区应运而生。

    30年前,成都高新区从成都南郊一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起步,精耕细作。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6个,成都高新区名列第6位,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开拓者们许下的心愿是:一定要把成都市南郊,建设成为一座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

    从空间上看,成都高新区经过5次区域拓展,形成现在613平方公里的发展版图。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一座日新月异的生活城市,已然崛起。

    就在上个月,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主会场第一次走进西部省份,选在了成都高新区。

    去展区里逛逛,可以看到“不怕水”的插座、变身“通讯塔”的“路灯杆”、直升机大小的无人机可以用于防灾减灾……这些“黑科技”仅仅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自主创新成果的冰山一角。

    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发展质量,成都高新区已经成为了四川省和成都市创新创业的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今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254.7亿元,增长9.4%,GDP增速高于成都市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8亿元、912.8亿元和330.1亿元,分别增长2.0%、9.3%和10.2%。经济结构、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13.4亿元,增长6.4%。

    数字只是一个结果,完成这样的“成绩单”,背后是成都高新区30年的成长。

    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此高度聚集——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蓉漂人才……52.5万各类人才在此聚集;900余家金融机构,其中50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形成“输血链”,助力12.8万家双创企业。

    成都高新区还从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出发,实施《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规划(2016~2020)》,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对于地方创新创业而言,国家级高新区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已成鼎立之势。2017年,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成都的2/3,生物产业规模占成都全市的1/3,具有新经济特征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同时,成都高新区还成为四川省、成都市人才聚集最为充沛的地区。在近期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受表彰的全省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中,有10位来自成都高新区。

    以成都高新区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地方创新创业的一面旗帜,成为“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代名词。国家科技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50%左右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超过40%的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

    回首国家高新区发展的30年历程,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区专委会会长张景安回忆,一批有情怀的人,重塑科技创新的版图,重塑经济结构,发展新经济创新创业,“国家高新区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试验区,是开拓者,承担了破冰船、先遣队的作用。”

    向产业培育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要发展

    发展至今,国家高新区的形态、范围、规模、内涵和数量构成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胜光认为,各地国家高新区地域管辖范围普遍扩大,占有城市的地域空间举足轻重;建设内涵不断增进,成为经济与社会紧密融合的城市部分;群体数量增多,几乎已经涉及近半数地级以上城市。

    比如成都高新区,2017年从“一区两园”变为“一区四园”的格局,即地理空间上4个相对独立的片区构成了全区。这在全国的高新区版图中并不多见,给成都高新区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关负责人解释,过去“一区两园”可以采取“大一统”的方式来管理,但面对“一区四园”空间新格局,必须通过强化产业功能区,引领四个片区的发展,最终才能汇聚成整体的发展合力。

    国家高新区肩负的责任在扩大,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在变。比如国际贸易摩擦,比如城市的抢人大战,比如更多“试验田”形成复杂的竞争关系,以及GDP导向、产业结构雷同、要素驱动严重强于创新驱动。一些不利因素也给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增添难度,影响其通过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能力。

    很明显的,中国的创新来到了“下半场”。走过30年,国家高新区也需要捅破发展的“天花板”。

    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初心,是造一片创新创业的集聚区,并非经济功能区。GDP的高速增长与规模,只是发展的结果,不是追求的目标。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

    成都高新区深知这个道理,他们意识到“发展已经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传统要素驱动难以为继、捉襟见肘,只有向产业培育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要发展,才是根本出路。”

    11月22日召开的产业培育大会上,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总结了国家高新区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提到了“两条主线、两个阶段”。

    “两条主线”即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两个阶段”从2006年进行划分,我国提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前,主要是集聚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济,2006年以后的主要任务是汇聚创新资源、促进内生增长。

    “事实证明,招商引资容易让地区发展产生传统路径依赖,继续高投入、大招商,边际效应会逐渐衰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在新时代,创新驱动产业培育,才是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的长久之计和根本之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全球新的分工产业体系大局未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留出了一片机会无限可能的蓝海空间。特别是在新技术领域,一大批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成果取得突破,以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运用,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产业的变革。

    上述相关负责人提到:“加强产业培育是成都高新区贯彻中央、省市高质量发展要求,顺应国家高新区30年发展大势和洞悉产业发展演变规律的必然选择。”

    于是,成都高新区最新发布了“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18条政策把产业培育提升到“生命线工程”的战略高度,梯度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挖掘新动能,开放合作参与国际分工

    国家高新区想要继续保持领头羊的角色,进一步改革创新是必由之举,而适时国际化,是必然路径。

    在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国际业务总监王明阳看来,我国的高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创业高地之一,全面国际化的时机已成熟,也是高新区的内在需求。

    对于成都高新区而言,不靠海、不沿边,从筹建之初,“开放”就是重要的命题,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

    1996年,新加坡工业园划归成都高新区,就像一个火苗,照亮了成都高新区与其他国家共同建设国别合作园区的前路,也成为内陆园区实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初体验。

    随后,新川创新科技园落户、中韩创新创业园入驻、索菲亚科技园与成都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欧洲排名第一的创业加速器与本地孵化器战略合作、“中国-欧洲中心”成为目前成都乃至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设立了18个海外人才离岸基地……成都高新区逐步在搭建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成都高新区的开放合作,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组织的国际化,还有要素的国际化。时至今日,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落地成都高新区12载,架起了一条以西部为起点的中欧新丝路。每一年,这场盛大的合作洽谈会都会推动成都高新区的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推动成都本地与全球创新高地的创业团队、资本、技术在更大空间、更深领域的双向流动。

    成都高新区还在想方设法整合资源,撬动国际合作的潜力。今年1月,2018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针对新型全球化给出了“成都高新方案”,发出率先实施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TSPPP)、打造科技园区命运共同体的声音,以促成全球化科技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区域和人民。

    全球顶级科技园区,无论是美国硅谷,还是以色列特拉维夫,都将在TSPPP的框架下与成都高新区优势互补、共商共建共享,成都高新区也将在这一过程中融入全球化进程,搭建更具国际视野的科技产业全球化发展平台,形成最适宜引进和培育创新资源的国际化生态环境。

    30年的发展,西门子、英特尔、格罗方德以及拜耳、美敦力、赛诺菲等一个又一个世界500强的标识不断出现在这里,对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极强的吸引力。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也在国际产业版图上崭露头角。

    搭平台、建生态,跨国企业和行业巨头纷至沓来,是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升级,更是成都高新区营造国际化生态环境的有力注脚。企业背后所聚合的国际资源,让成都高新区有了融入国际产业体系的无限可能。

    当新的时间窗口渐次打开,“三十而立”的成都高新区再次出发,定下“三步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国际创新创造中心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进一步巩固国内顶尖高科技园区地位,成为引领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示范区;从2020年到2035年,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成为国家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到本世纪中叶,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前列,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文/李金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三季度月均规模环比下滑 11家券商资管主动占比不降反升

    下一篇

    每经记者实探无锡“单价降2000元”楼盘:开发商忙澄清 中介认为是“营销噱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