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结果显示,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仅搞表面整改应付督察的情况,其中尤以水污染、固废污染问题为甚。分析认为,“有些地方和企业并非没有能力处理,而是环保意识薄弱,从而敷衍了事。可以预见,随着这场环保风暴越吹越劲,任何挑战环保监管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图片来源:摄图网
绵阳市某磷石膏堆场违规堆存整改不力,岳阳市某化工园区偷排漏排污水,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内仍设置18个直排长江干流的排污口(4个未经审批)……
在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全部实现进驻之际,记者梳理刚刚结束的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结果,显示整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仅搞表面整改应付督察的情况,其中尤以水污染、固废污染问题为甚,典型的有北控水务(广西)集团旗下企业串通合作单位制作虚假台账应对督察、在环保上屡屡越界的ST辉丰旗下企业再遭点名等。
所谓“回头看”,即重点督察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滥作为、不作为现象及时进行曝光,并严厉查处。水污染整改无疑在这方面是一个典型。
2018年6月8日,督察组对河北省沧州市石碑河整治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沧浪渠等4条河流水质均为劣V类,部分河段恶臭问题突出。虽然针对上述问题,河北省整改方案明确——2018年底前,4条河流基本恢复使用功能,全面完成治理攻坚任务。但“回头看”反馈显示,沧州市在治理工作中仅搞表面整改,甚至“回头看”期间,仍通过在监测区针对性“改善”试图蒙混过关。据披露,河北碧洁环保于2017年5月开始,作为第三方治理公司,参与沧州市河流污染治理,而虚假整改就是其方法之一。据查,该公司实控人为杨栋,其在河北多家环保公司中担任重要角色。
此外,督察组还发现,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的现象依然严重。细究污水直排的原因,大量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未完工,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或是主要原因。
“回头看”反馈显示,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督察组调查发现,2014年以来,萍乡市污水处理厂一直满负荷运行,截至“回头看”督察进驻时,扩建项目仍处于立项阶段,每天溢流近4万吨/日。此外,江西省鹰潭市月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8000吨,但实际日均进水仅30余吨,大量生活污水直排。
类似的,广西玉林市南流江污染严重,但整改工作明显滞后。反馈意见显示,该流域内7个工业园均应于2017年底前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但实际仅建成2个。
再如银川市,督察组发现该市原有5个需升级改造的污水处理厂中有4个未按期完成提标改造工作,其中本应于2017年底建成的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在截至“回头看”时仍处在建设阶段。据披露,2018年该厂每天有8.5万立方米、氨氮浓度达到20毫克/升左右的超标污水排入银新干沟。
“具体到水源、流域治理,由于投入属于长周期,因此虚假整改、表面整改之风盛行,再加上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滋养了敷衍应对的消极心态。”有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不过,从反馈情况来看,对涉事企业、地方党委政府言辞犀利,反映出中央的治理决心,这对当地政府在环境问题的处理以及参与其中的企业的要求势必会更高。
虽然目前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发展迅速,但无害化处理产能缺口依然巨大,这在此次“回头看”反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关注环保监管的投资者对ST辉丰应该并不陌生,早在今年4月,该公司就因相关环保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然而,在此次“回头看”期间,ST辉丰旗下公司再曝污染问题。据披露,因危废违法处置问题严重,其下属华通化学被公开点名批评。
记者查阅ST辉丰公告,上述披露事项已被公布。公告显示,灌南县环境保护局对公司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为20万元。公司称,华通化学目前处于停产状态,预计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将对公司本年度经营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督察组还发现,有些企业环保意识匮乏,甚至危废的处置也“不明去向”。2016年,督察发现上饶市广丰县京新药业(京新药业旗下公司)产生的危废去向不明,并要求查处整改,但“回头看”发现,该问题依旧。
性质恶劣的还有北控水务(广西)集团旗下的贵港市城西污水处理厂。该厂与相关污泥处置单位串通作假,被单独公开批评。反馈材料显示,城西污水处理厂从2016年开始(至2018年5月的污泥生产总量约18500吨),将一部分污泥转交中环生物处置,绝大部分违规转交给其他单位和私人处置。
经查,2018年6月初,在得知督察组进驻的消息后,为隐瞒其将13643.85吨污泥交由无资质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理的事实,该厂负责人决定伪造相关材料和台账,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串通造假。
督察组在广东进驻期间则发现,广州海滔环保长期非法转移倾倒污泥,为骗取巨额污泥处置费涉嫌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犯罪行为,甚至海滔环保及其上级公司还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据查,海滔环保为港股公司中滔环保集团下属公司。
另据披露,一些具备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如惠州鑫隆环保,将自身接收的4.97万吨危废倒卖给4家无资质公司处置。反之,湖南海利旗下的海利贵溪化工农药公司的危废焚烧炉并不具备危废焚烧能力,但仍长期使用。
在工业废渣的合理处置上,不仅中小型企业难以合规达标,大型地方企业也同样未能以身作则。反馈显示,除了银亿集团旗下的广西银亿公司废渣露天堆放变本加厉外,广西大型民营钢企贵钢集团也因无任何“三防”措施,露天堆放大量强碱性转炉钢渣被点名。
有专家表示:“纵观反馈结果,有些地方和企业并非没有能力处理,而是环保意识薄弱,从而敷衍了事。可以预见,随着这场环保风暴越吹越劲,任何挑战环保监管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