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讧,实力逊于欧盟,无论谁代表英国谈判,现在都拿不到一份满意的协议,那么英国议会最终还是得批准脱欧协议。
为了“重回大海”,整个英国都兴奋了。
在高盛分析师Adrian Paul看来,脱欧协议尽管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英国议会下院可能对协议进行修正,但年底终将会批准脱欧协议,而欧洲议会也将在3月底前批准该协议。
在欧盟危难之际,英国带头“跑路”,新仇旧恨算起账来,英国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以英国的历史传统和对欧洲低地国家(如荷兰)的影响力,脱欧之后向欧盟发难是可以预计的。因此,欧盟的策略就是拖住英国,恶心英国,不能轻易放英国回归“丛林”。
图片来源:摄图网
英国玩转大陆均势政策几百年,分裂的欧洲大陆既不会对英国安全构成威胁,英国又能借助欧洲大陆各国互相攻伐渔利,哪一个国家强大,便联合其它国家围攻它,法国、德国和苏联(俄罗斯)等国都深受其害,而英国稳居世界霸主几百年。
但如今,欧洲大陆国家结成了欧盟,英国面对的是相对“统一”的欧洲大陆,自然在脱欧谈判中落于下风。而且,英国的后院——爱尔兰岛出现了一个“仇英亲欧”的独立国家——爱尔兰。欧盟利用爱尔兰反英国,搞得英国鸡飞狗跳。首相特蕾莎·梅的内阁已经分崩离析,截止周四已经有22位大臣辞职。
在脱欧谈判中,最难啃的骨头是爱尔兰边界问题。爱尔兰和北爱维持“软边界”,保证了英国对北爱的主权,爱尔兰也不再谋求与北爱统一,这是特蕾莎·梅的底线,更是欧盟在谈判中迫使英国就范的“王牌”之一。
路透社报道,依据现有脱欧协议草案,双方为避免“硬边界”,将允许英国全境与欧盟维持名为“单一关税区”的“临时性”关税同盟,直至谈妥贸易安排;如果双方在过渡期结束前半年仍未达成贸易协定,英方可在2020年7月1日以前申请延长过渡期,或者重塑“硬边界”;过渡期结束后,如果一方认为“部分或全部”协议已不适用,可提出审议请求,双方将共同决定是否取消或修改相关规定。
这个协议的实质是,欧盟拖住了英国在共同关税同盟内,英国则为全面脱欧至少拿到了15个月的宝贵时间。但脱欧主动权依旧在欧盟手中,这也是这份协议饱受英国国内诟病的原因。
英国的策略则是以退为进拖时间,待欧盟有变各个击破,拿到更好的脱欧条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英国政府分为亲欧派、中间派和疑欧派(强硬派)。2016年6月的公投结果决定英国脱欧,已经宣告亲欧派失势。前首相卡梅伦辞职后,强硬派在保守党内新首相选举中失利,意味着强硬派也是非主流,轮到走中间路线的特蕾莎·梅上台执政。值得注意的是,特蕾莎·梅和英国女王关系非常不错。
目前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上下不会满意,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一部分是民意反映,一部分是政客作秀,一部分也是做给欧盟看(别逼急了!硬脱欧对大家都没好处)。
英国议会下院12月将对脱欧协议进行投票,特蕾莎·梅只在议会握有微弱多数优势,因此只要有少数保守党议员反水,协议就有被否的可能性。在内阁爆发离职潮后和各派掀起此起彼伏的反对声浪后,下院通过决议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Adrian Paul认为,议会下院至少会对脱欧协议提出“多项修正”。
那么一旦议会下院否决了这份协议,Adrian Paul认为,从技术细节上看,英国脱欧或许可能会出现三种前景:即修改现存脱欧协议再批准、第二次公投、无协议脱欧,三种前景可能性依次递减。
尽管各方反对势力立场有接近的现象,但依然没有共识;而且,脱欧谈判这个烂摊子,外要和欧盟周旋,内要承受反对党(主要是工党)和保守党内亲欧和疑欧派的集体攻讦,谁接谁被骂,谁接谁倒霉。
特蕾莎·梅去年提前三年进行大选,希望能用民意压制反对声音,结果却失掉议会半数,不能单独组阁,被迫和爱尔兰民主统一党(DUP)组成联合政府。这也导致特蕾莎·梅更不可能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边界问题让步,否则政府随时垮台。英国媒体曾报道,特蕾莎·梅觐见女王前曾崩溃痛哭,并曾接近辞职,但最终为了国家前景决定留任。
而且,去年12月底,英国议会下院投票通过了一项修正案,在《退出欧盟法案》中明确,英国政府与欧盟谈判达成的最终“脱欧”协议在签订前需经过议会表决通过。特蕾莎·梅的政府在脱欧谈判完全被束缚手脚。
所谓形势比人强,特蕾莎·梅拿到这个脱欧协议草案,最主要还是因为英国确实处于谈判劣势,而国内又内讧不能提供足够的政治支持。
对于英国国内各政治势力而言,打嘴炮谁都会,如果能拿出一份赢得英国上下共识的协议,那么“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所以,虽然有络绎不绝的内阁要员辞职,但据彭博社报道,1922委员会现在还没有收到足够的保守党议员信函,以启动针对特蕾莎·梅的不信任投票。
Adrian Paul也认为,英国议会下院可能对协议进行修正,但年底终将会批准脱欧协议,而欧洲议会也将在3月底前批准该协议。
对于英国而言,脱欧之后又回到了熟悉的历史场景,凭借其实力和智力,可以在世界“兴风作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英国和美国的产业与科技高度接近,在能源矿产、化工、医药、金融、IT、高端制造、顶尖大学依旧保持着世界级的竞争力,英国本土、英属维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金融业,依然在世界金融业举足轻重。
军事上,英国的军费支出常年坐五望三,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2017年12月已经服役,第二艘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正在建造中。
同时,英国和前殖民地上层社会依旧维持着紧密的联系,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依旧是英联邦成员,对英语系国家(尤其是美国)保持着强大的纽带。
反过来,德国默克尔执政日渐黄昏,欧洲保守排外的右翼势力纷纷崛起上台执政,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和欧盟因为预算问题互掐,英国期待的欧洲大乱局可能不远了。放眼全球,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后战略收缩,到处“放火”,正中英国下怀。
所以,英国脱欧看似突然,实则有备而来;国内看似一团混乱,实则在等待欧洲更大的乱局。“富贵险中求”,英国正在承担这种风险。
华尔街见闻 廖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