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25日内对关联交易进行分类合并披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部分“银行系”寿险公司通过与母行共产生代理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相对减少。
每经记者 胡杨 每经实习编辑 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25日内对关联交易进行分类合并披露,内容需涵盖交易对手、存在的关联关系说明、交易内容、交易金额等。
基于银保渠道在保险销售环节的重要地位,“银行系”寿险公司通过母行代销保险产品的规模,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交银康联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与中银三星人寿这六家险企与母行共产生代理保费收入889.1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1.97%。
实际上,在寿险提倡“转型”的背景下,上述六家“银行系”险企正在经历调整过程。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这六家保险公司合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080.85亿元,同比也减少了16.27%。
从《关联交易合并披露报告》来看,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交银康联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以及中银三星人寿等六家“银行系”保险公司所发布的“代理保费收入”口径较为明确。
具体来说,今年第三季度,有三家“银行系”险企与母行发生的代理保费收入增加。其中,工银安盛人寿的增幅最大,2018年7~9月,工商银行代销工银安盛人寿的保费收入为66.35亿元,同比增长84.07%;同期,招商银行代销招商信诺人寿的保费收入为25.82亿元,同比增长22.16%;中国银行代销中银三星人寿的保费收入为10.12亿元,同比增长9.31%。
从整体来看,这六家“银行系”寿险公司与母行产生的合计代理保费收入出现萎缩,由177.79亿元减少到161.13亿元,减少幅度为9.37%。
从今年1-10月份看,这一趋势其实早已显现。今年第一、二季度,合计代理保费收入分别下降了14.3%、26.68%。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上述六家“银行系”险企共通过母行实现代销保费收入889.1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97%。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从产品类型上来看,“银行系”保险公司倾向于销售理财型保险产品,银保渠道也确实能够推动“银行系”险企快速扩大规模。
不过,现阶段,绝大多数“银行系”险企则力图向发展期交产品和保障型业务转型。中银三星人寿方面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2017年聚焦高价值业务发展,今年也将继续以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类业务为发展重点。”
在提倡转型之下,“银行系”保险公司也进入实际调整过程。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这六家险企合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080.85亿元,同比减少了16.27%。
具体来说,2018年1~9月,上述六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45.78亿元,同比下降22.07%;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绝大多数为万能险)232.93亿元,同比增长14.60%;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2.14亿元,同比下降7.28%。
其中,仅招商信诺人寿一家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实现增长,增幅达到26.31%。然而,不仅原保险保费收入增加,招商信诺人寿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绝大多数为万能险)也出现上行,由2271万元增长到6257万元,但其仍是六家“银行系”险企中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最小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费结构方面,招商信诺人寿业务的保障属性也比较强,前三季度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高达99.38%,在六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中排在首位。此外,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也超过90%,分别为99%和95.83%。
而上述六家“银行系”险企整体的投资型业务占比却有所上升。2018年前9个月,这六家“银行系”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之和占规模保费收入之和的比重为78.25%。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比重则是84.08%。
事实上,受市场担忧经济下行、预期未来收入下降影响,确实有声音认为:长期保障类产品销售或存在负面压制。招商证券近期研报指出,未来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反而会增加对保障的需求;另外,当前长期保障类产品件均保费较低(6000~10000元),负担相对较轻。
宋清辉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借助股东银行的渠道、客户资源等多重优势,“银行系”险企近年来增长势头迅猛,逐步成为保险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严重依赖银保渠道的经营方式,正在暴露出退保率较高等风险。因此,“银行系”保险公司在充分发挥银保协同效应的同时,还应该走上不断创新之路;多开发一些具有独创性、首创性的产品,以便在今后一旦脱离银行母体之时,能够保持独立自主运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