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马伊敏 每经编辑 刘琳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洗钱这一“毒瘤”的存在,无疑是块绊脚石。
随着国家层面不断出台关于反洗钱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反洗钱监管成为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内容。
严管之下,一些金融机构亦因相关行为受到监管部门的“敲打”。就在近日,宁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因违反《反洗钱法》,被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连发4道罚单。
据统计,11月以来,已有逾10家金融机构因违反《反洗钱法》而受到央行处罚,累积罚款金额超240万元。
多家金融机构因违反《反洗钱法》而遭受处罚的背后,一方面,凸显出金融机构在资金支付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履行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凸显出央行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力度的增加。
“央妈”连出罚单直指“洗钱”
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本次宁夏银行西安分行被罚,是因为其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对该行处以人民币30万元罚款,对3名相关责任人分别处以2万元、1万元、1万元罚款,共计34万元。
对于宁夏银行西安分行而言,这并不是今年首次收到罚单。早在今年9月,宁夏银行西安分行便因信贷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陕西银监局处以28万元罚款,3名相关责任人被予以警告。
事实上,此次宁夏银行西安分行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央行处罚,并非个例。仅今年下半年,便有数家银行被罚。
今年8月1日,渤海银行西安分行和恒丰银行西安分行,也曾因违反《反洗钱法》而被央行连开罚单,分别罚款87万、113万。
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
目前,加大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已成趋势。据相关统计,11月以来,已有逾10家金融机构因违反《反洗钱法》而受到央行处罚。
对于金融机构屡吃罚单的现象,北京科技大学经管院刘澄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一些金融机构在资金的支付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为了提高它们对反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的重视,监管部门加强对它们的处罚,希望这些金融机构以此为戒,加强相关资金支付环节的监管,保证资金安全,切断非法资金的外流途径。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反洗钱力度。
今年7月26日,央行同时公布了4份有关加强反洗钱规定的文件。10月26日,银保监会起草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反洗钱的相关规定。其中要求金融机构应按规定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确保当前进行的交易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及其业务、风险状况、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认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