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硬科技成果转化活力释放 “硬科技+西安”品牌已经打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1-09 00:46

    每经记者 张静    每经实习记者 马伊敏    每经编辑 王可然    

    ▲硬科技大会现场一角

    近年来,西安乃至全国都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领域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西安于2017年提出打造“硬科技之都”的口号。

    其实,丰富的科教、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军工资源为西安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等基础条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陕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科技资源存量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序不相称”的“陕西现象”,如何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成为摆在陕西以及西安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7年,被称为西安发展硬科技的元年。这一年,西安召开了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全球硬科技西安宣言》、成立硬科技智库、出台了《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彰显了西安寻求突破自我的迫切和紧抓科技创新时代发展机遇的决心。

    目前,“硬科技+西安”的品牌已经打响,硬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集聚效应正加速凸显。

    曾经: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缓慢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发展经济依赖科技创新,只有科技成果真正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才能真正带来经济价值,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因此,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成为各个城市大力发展科技的重要步骤。对西安而言,亦是如此。此外,相比其他许多城市而言,西安在科技创新发展上具有天生优势。

    数据显示,西安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3所,普通高等学校有专任老师7.72万人,在校学生83.1万人,拥有两院院士60人,为西安发展科技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拥有涉及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为西安发展科技提供了技术条件。但“手握一副好牌,却没能打出一副王炸”,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是社会对西安普遍的印象。

    影响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既包括制度性问题,如相关激励政策不到位,也包括机制性问题。

    譬如,促进全面创新的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以咨询、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专利信托、专利鉴定、专利转让、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服务力量薄弱。这造成高校院所老师及科研人员既要抓研究工作,还要操心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得慢、难、低。

    科技成果难以转化,落地生根,便无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因此才形成了“科技资源存量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序不相称”的独特“陕西现象”。

    如今:硬科技成果转化增强

    意识到问题所在,围绕问题逐一进行突破。

    去年被称为西安发展硬科技的元年。为了发展硬科技,增强硬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西安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7年,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和成果转化奖补政策兑现的实施细则》,对在西安创办企业或者在西安开展成果转化的企业进行相应的科研经费补助。

    此外,还有《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政策兑现的实施细则》《技术转移机构资助政策兑现的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

    对于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西安亦有所动作。

    作为“硬科技”的践行者和推动者,米磊一直深耕“硬科技”领域。为了促成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出身的米磊和几位合伙人一起,发起并成立了中科创星投资孵化平台,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过去几年,中科创星一直聚焦“硬科技”项目的孵化与投资。据了解,针对入孵的硬科技企业,西安光机所采取“参股不控股”的共赢模式,让产业留在企业,这也解决了单纯“人才被挖走”的问题。

    目前,中科创星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米磊坦言:“未来,中科创星致力于能够孵化出近千家的硬科技企业,在西安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形成硬科技创新雨林生态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聚在一起。”

    除了中科创星以外,目前在西安已经形成了构建科技创新生态雨林的整体氛围,在硬科技成果转化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据悉,西安“硬科技‘八路军’”共同发力,纷纷取得突破。比如,集成电路(光电芯片)产业,西安销售飞速破表,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增长最快。

    信息技术产业方面,目前西安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优秀企业不断涌现。

    生物技术产业方面,抗体药物研究突破核心技术,若干高新技术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其中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领跑国内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西安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多亿元。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组织实施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系列产业项目。而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去年总产值增长近670亿元……

    如今,西安硬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集聚效应正在加速凸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西引力”缔造新故事 助力产业板块再升级

    下一篇

    政策红包+产业基金 高新区“硬科技”创业生态之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