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8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论坛将在成都举办 当文化遇上数字经济 这个“玩出来”的产业正改写着我们的快乐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1-01 18:48

    Newzoo公司首席执行官Peter Warman、人民创投总经理赵亚辉……十多位数字娱乐领域重磅人物将于11月16日汇聚成都,参加由每日经济新闻、人民创投、伽马数据、Newzoo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论坛,围绕“新文创、新周期、逆生长”的主题,探讨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解码如何用数字技术“制造快乐”,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

    每经记者|温梦华    每经实习编辑|杜毅    

    如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根基,那么科技和创造力则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

    古有“四大发明”,今有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合称为“新四大发明”。除了高铁,另外三项都是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就。

    当文化遇上数字经济,不仅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消费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过去十余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高速发展后,正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迅速成长,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重要市场。

    Newzoo公司首席执行官Peter Warman、人民创投总经理赵亚辉……十多位数字娱乐领域重磅人物将于11月16日汇聚成都,参加由每日经济新闻、人民创投、伽马数据、Newzoo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论坛,围绕“新文创、新周期、逆生长”的主题,探讨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解码如何用数字技术“制造快乐”,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

    ▲这不是每日经济新闻第一次举办文创相关的主题论坛了。2017年11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曾主办“2017中国文创产业论坛”。(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库)

    “玩出来”的新经济

    亲手造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摆弄亭台楼阁间,了解中国文物的历史故事;植物又是怎么把二氧化碳转化为食物?动动手指,生动的画面让人秒懂原理。这是ChinaJoy2018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第一天,腾讯发布的两款功能游戏中的场景。

    不仅仅是功能游戏。互联网曙光之后,“如何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来也将有更多娱乐生活被数字化。

    近年来,数字娱乐产业最明确的三个发展方向,是游戏、动漫和文学,尤其是动漫与文学一直是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而在对内容进行数字化后,动漫和网络文学得到了极快速的发展。

    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1050亿元,其中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634.1亿元。与此同时,游戏产业与网络文学、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加强,各细分领域加速融合,产业链条逐渐完善。

    成都的数字娱乐产业在不断开放中生长壮大,从单纯的“接收者”“引进者”向“设计者”“出口者”转变。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显示,在中国100个城市的数字化发展中,成都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为全球各地的人们提供娱乐生活的全新体验。这个“玩出来”的产业已经越“玩”越大。

    探寻未来产业生态

    作为新兴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最具创新性的业态,数字娱乐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的数字内容产业仍在持续增长、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全行业都要用使命感和责任心深化角色定位,推动层级提高,保证数字内容产业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高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17年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强调到。

    此次在成都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论坛将围绕“新文创、新周期、逆生长”的主题,探寻数字娱乐产业新生态,以期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

    峰会中,每日经济新闻将联合伽马数据、Newzoo等发布两份重量级权威报告——《2018全球移动游戏企业竞争力报告》和《2018数字娱乐IP改编移动游戏价值评估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曾多次围绕文创举办相关主题论坛。2018年6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影视领袖峰会”。(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库)

    其中,《2018全球移动游戏企业竞争力报告》将围绕全球游戏行业、依托国家发布的游戏行业发展数据,从营收、用户规模、增长空间、企业竞争力、游戏类型等全方面、多角度地呈现全球游戏行业的发展和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的潜力。

    《2018数字娱乐IP改编移动游戏价值评估报告》则从IP的角度,以动漫、影视、端游IP改编为参考,通过数字化方式,纵深、直观地呈现数字娱乐IP改编现状及价值挖掘,以及结合数字娱乐产业如何实现不同领域IP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时代在发展,具有独特文化吸附能力的数字娱乐产业必将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引领和价值追求。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呕心沥血铸就的。

    而这,正是数字娱乐内容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保监会: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扎实推进普惠金融

    下一篇

    中国银行行长刘连舸:中国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综合金融服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