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跑马地的养和医院到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10月31日,香港人怀着同样的心情前来追思金庸,从老人到稚童,金庸在香港每代人心中,都留下了一个不一样的情节
每经记者 王帆 刘晨光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每经编辑 文多
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内,人们留下的小纸条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王帆 摄
10月30日,94岁的金庸离世,对于他的读者来说,在香港有两个地方可以寄托哀思,一个是老先生逝世的养和医院,一个是去年建成的金庸馆。
10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老先生离世时的养和医院时,得知很多粉丝当晚就已前来悼念。而在10月31日上午,医院门前排满了车辆,多是前来缅怀的人士,他们直到下午时分才渐渐散去。而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慕名而来的人同样络绎不绝,在此,上到白发老人,下到小小稚童,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追忆他的理由。
先生已去,万分悲痛,此刻,唯有幸记录下人们对他的追忆。
10月30日下午4时,金庸病逝于香港跑马地的养和医院,这里一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于金庸老先生来说,这里是他最后逝去的地方,于喜爱他的人来说,此地是追忆他的一个开始。
10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养和医院,医院所处的环境相对寂静,但在30日晚,得知金庸逝世的消息后,很多粉丝从各地赶来此处,他们播放着《笑傲江湖》等经典武侠歌曲,共同追忆一代“侠骨柔情”。也许只有通过武侠的经典歌声,才能表达他们此刻最复杂的心情。
度过了一个“煎熬”的夜晚,31日清晨,养和医院又成为这座城市的焦点。据医院一位负责维护出租车秩序的工作人员讲,上午有近百位记者来到了现场,还有很多凭吊者,医院门前一度十分拥挤,大家都希望从这里寻得金庸先生的一些消息。
下午2时左右,聚集的人群已经渐渐散去,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医护人员悼念活动的信息,但多数人均表示并不清楚。只有上述车辆秩序维护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殡仪馆排期,没那么快,大约要小一个月之后,最快也要20天。”
斯人已逝,凭吊老先生的光辉人生,金庸馆也成为很多人瞻仰缅怀的场所。
当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去了位于香港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这里最有名的是两个展馆——金庸馆、李小龙馆,这两个名字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博物馆的外围就透露出浓浓的“武侠”气息——走廊的柱子上绘制着各种鲜活的形象,江南七怪、陈家洛等跃然壁上。
据场馆管理人员介绍,31日上午来人比较多,下午相对较少,在她向记者展示的登记人数名册上,上午第一个时间段有500多人前来,他们主要是学生组团前来凭吊。
据介绍,2017年3月金庸馆落成之时,金庸由于身体原因并没有到场,他的妻子代为出席。这次金庸的离去,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突然,连“馆内暂时也没有通告有纪念活动”。
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内展示的金庸作品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王帆 摄
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从1955年到1972年,金庸先生留下了15部经典武侠小说,而这些作品也以不同的形式,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读者遍及各个年龄阶段。
在金庸馆门前,记者便看到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在印有十几部金庸作品的巨大屏幕前合影留念,金庸的作品,想来已成为他们这一代人心中永恒的印记。
“你看,今天的香港报纸,几乎每一份头版头条都是金庸!”头发花白的司机何师傅从座位夹缝掏出刚买的报纸,虽然不是金庸书迷,但谈起金庸仍接连竖起大拇指,“他在香港很了不起的,是香港基本法的起草者之一,还写小说,办报纸,人人欣赏他。”这位司机最先提到是“基本法”。
记者翻阅手中的报纸,香港报人用连续4个版面,和先生最熟悉的油墨字,表达对他的缅怀。在他们心中,金庸也许更是一位“前辈”。
今年60多岁的谭先生,至今已读了几十遍《笑傲江湖》。在金庸馆展示的《笑傲江湖》手稿前,他久久驻足。谭先生说:“《笑傲江湖》我隔几年就一定会看一遍,它开篇用了西方戏剧技巧和电影铺排手法,巧妙地运用倒叙,之后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看金庸的书就像在看电影,镜头随时穿插,这在当时的文学创作里面可谓是最高的境界。”不知谭先生是何职业,但这番评论,已颇为专业。
今年50多岁的雷先生已经是第三次来金庸馆了,但这次却带着不一样的心情。“昨晚知道金庸先生过世的消息,感到非常惋惜。”雷先生向记者说道:“金庸的小说融合了许多他的人生哲学,在我们这一辈人出来打拼的时候,他教会了我们怎么为人处世。就像他小说里的人物一样,不计较个人得失。”或许在雷先生心中,金庸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了。
王先生,在香港从事教育工作,他更喜欢评论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我最喜欢金庸笔下的令狐冲,他的亦正亦邪、他的不完美才构成这样一个鲜活立体的大侠。这样夹杂着人性多面性的形象,才是金庸小说获得读者认同的原因。”王先生近而立之年,他的审美也更近于当代的“去英雄化”观点。
穿着白T恤的小伙小陈,在得知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后,便趁休假来到在金庸馆追忆先生,他的观点就简单多了,“男孩子嘛,总喜欢看打打斗斗的东西,金庸小说里的武功情节,起承转合,特别吸引我。”
离开金庸馆时,门口的留言板上整齐地别着一张张白色的小纸片,上面留下了“金庸先生,感谢您带给我的武侠梦”“查大侠,永远怀念您”等话语。
其中有一句“你好,金庸先生,一路走好”,还看得出是一位孩子稚嫩的字迹。而就在这张纪念板前,一位母亲也带着孩子,画上了一个“大侠”的形象。
不知道的是,在孩子心中,追思的是怎样一位金庸。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