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些老先生的忠实读者而言,纪念他的最好方式,也许是酹一壶酒,翻开一本金庸小说,再次进入老先生笔下那独具魅力的武侠世界。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每经实习记者 杜毅 每经编辑 温梦华
63年前,金庸开始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从此创造了一个他人无法企及的新派武侠小说高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已经在华语读者群中流行了半个世纪。
今年,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首次被译成英文出版,第一卷《英雄诞生》(A Hero Born)上市以来已连续加印多次。这本标价14.99英镑、封面绘着一只展开的黑色翅膀的奇幻小说已经引起了西方读者的兴趣。
风度翩翩、儒雅的金庸先生(图片来源:东方IC)
金庸的小说擅于从其他文类那里借鉴情节、结构与笔法。金庸笔下的故事,都具有某种现实原型,被金庸的想象力施以艺术加工后,成为读者眼中既熟悉又陌生的风景。
对人的关注,是金庸小说另一个重要特点。金庸曾说,武侠小说与别的小说一样,也是写人。萧峰、杨过、郭靖、令狐冲、韦小宝……金庸笔下一个个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人,是金庸小说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
这些特点让金庸的作品既独特又普遍,独特之处在于小说中随处可见的中国传统文化,普遍在于金庸对人性的观察和刻画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金庸作品的译介和畅销,恰好说明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无法阻挡金庸小说的魅力。
无论如何,集作家、编剧、报人、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金庸,在中国文化史上早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连“金庸”这两个字,都已经成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标签被广泛流传。
于我们这些老先生的忠实读者而言,纪念他的最好方式,也许是酹一壶酒,翻开一本金庸小说,再次进入老先生笔下那独具魅力的武侠世界。
再见,金庸;
再见,江湖。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