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参与城市经济 媒体与城市共同成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0-30 00:12

    每经记者 江然    每经实习记者 朱玫洁    每经编辑 杨欢    

    “一个一流的国际城市,肯定有一流的国际媒体。光凭一个一流的媒体未必能够打造一流的城市,两者相辅相成”。“媒体对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的提升,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做好自己,就会浑身散发影响力和竞争力”。

    10月29日下午,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新型全球城市国际研讨会的“城市国际影响力提升”媒体圆桌论坛上,包括《财经》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每日经济新闻总编辑雷萍、南华早报出版有限公司执行总编辑周松欣、凤凰财经研究院院长刘杉等在内的多位资深出版、传媒界人士,探讨了媒体与城市国际影响力等话题。

    做为一名从事深度传播的出版人,赵剑英提出,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除了经济和各方面大众传媒之外,学术传播非常重要。“要把大众传媒和学术传播、深度传播相结合”,他表示,深度传播往往面对学术精英、政界精英、商务精英,传播范围虽不如大众传媒广,但是力度和重要性很突出。

    同样,每日经济新闻总编辑雷萍认为,财经媒体这类集大众传播和专业思维于一体的媒体,是可以深度参与城市经济、与城市共同成长的。

    她谈到三点:首先,媒体是一个天然的讲好城市品牌故事、提升城市知名度的载体;其次,媒体,尤其是有专业度的媒体,也是一个资源的聚集体;第三点,媒体本身就是城市里非常活跃的一个主体。比如,人们提起纽约就会想到《华尔街日报》,提起伦敦就能想到《金融时报》。这些媒体就是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具体标识,“城市与媒体是相伴相生的”。

    南华早报出版有限公司执行总编辑周松欣同样认为,香港具备良好的城市竞争力,与它是世界最发达的资讯流通地区(之一)分不开。“香港资讯的发达、开放,使其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的理想平台。”周松欣说,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际一流的人才。而香港媒体比如《南华早报》,也因此将影响拓展到了东南亚等地。

    随着话题深入,各位对话嘉宾也达成共识,媒体可鼓与呼,但城市自身的竞争力依旧是基础。

    凤凰财经研究院院长刘杉直言,“要想提升国际影响力,首先得自身就是有影响力的城市”。一个城市国际影响力的形成有各种原因,比如政治影响力、科研能力、文化背景和产业链的分布等。

    刘杉举例,北京和华盛顿的国际影响力,来自其在国际政治上非常重要的地位。纽约、伦敦、上海、新加坡,这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来自其对要素进行定价的能力,它们是金融中心。

    “从这些层面来建设国际影响力都不太容易。”刘杉表示,需要长时间的积淀。

    实际上,中国的城市正深度参与全球分工,中国的财经媒体更应该深度参与城市分工,为城市创造机遇、引进机会、共同生长。“在网络时代,流量也可以成为一种影响力。媒体在资源号召力上可以有更大作为。”雷萍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抓住大城市群就抓住了国家经济根本

    下一篇

    报告解读:“中国城市集体崛起是全球城市过去40年最重大的事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