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不仅维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7%),位列中国品牌第一,而且将包括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神龙汽车等一大票合资车企抛在身后。
这对于吉利老总李书福来说,无疑是非常解气的。因为大约在七年前,韩系车高层在公开场合被问到在中国市场是否感受到中国品牌的追赶时,他们称,韩系车在华最主要对手是日系车、美系车和德系车——点了好多名字,唯独没有中国品牌。七年来,吉利汽车憋着一口气,抓住每一个窗口,踏准市场前行的每一个节拍。
然而,人红是非多。10月,最早在互联网流传的一张微信截图把吉利汽车送上风口浪尖,这张截图的内容是让水军在各大网络平台追捧吉利,抹黑国产(主要以长城汽车为主),截图还详细罗列具体操作以及报价。对此,长城汽车随后发布声明,并向属地网信管理部门实名举报。而吉利汽车则对此公开否认。
吉利老总李书福在内部会议明确表示:“如果发现你们干了错事,无论是谁,我一定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但他同时喊话,“窝里斗没前途,中国汽车工业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提振中国汽车竞争力”。
这里不想讨论吉利和长城孰是孰非。但是,李书福的这段话,代表了很多中国企业对市场的一种态度:一定要抱团,只有抱团才会无往不利。这样的思路是否还适合当下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倒很值得我们思考。
南北大众也好,“两田”也好,个人认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三点:一是良好的企业品牌,二是管理,三是公平的竞争氛围。典型例子就是雅阁和凯美瑞,它们是对手而不是队友,你追我赶,一次又一次占据了B级车市场的头条。
汽车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存量竞争”的下半场,谁要硬说通过“抱团”就能达成“1+1>2”,进而携手超越对手,可能都要打个问号。
品牌和产品组成竞争的核心。而产品好坏,关键看研发。除非从架构上的深层次整合、并购和做大做强,否则,只是基于口头呼吁的“抱团”,很难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