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AI(人工智能)是否也会有自己的意识?AI可能抢走人类工作的担忧一直不绝于耳,我们该如何应对?《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对话“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就“智能时代的个人命运”这一话题展开精彩对话。中西方不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为我们揭开未来AI的神秘面纱。
每经记者 杜蔚 每经实习编辑 杜毅
如今的我们步入了一个“无卡”时代,技术的颠覆、生态的变化……让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却又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专注于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Gartner公司的报告则认为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变得无处不在。这或许又将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洞察时代大势?
昨日(10月25日),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每日经济新闻作为财经全媒体合作的“2018信睿论坛”——新技术革命与人类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三部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和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就“智能时代的个人命运”这一话题展开精彩对话。
未来AI(人工智能)是否也会有自己的意识?AI可能抢走人类工作的担忧一直不绝于耳,我们该如何应对?当《人类简史》遇上《北京折叠》,中西方不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为我们揭开未来AI的神秘面纱。
畅销书《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左)和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在“2018信睿论坛”上展开精彩对话。(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未来AI或许会有创造力 但意识还无法觉醒
在《终结者》系列电影中,名为“天网”的防御网络突然具备了自我意识,并向人类发动了全面的热核攻击。这些人工智能自我意识的觉醒,都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剧中,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人因此担心AI是否真的会产生意识,主宰人类。
“很多电影或者科幻小说描述的主题都是机器人产生了人的感情或者产生了某一种人的意识,人爱上了机器人,机器爱上了人,或者机器人想杀掉人类。”赫拉利表示,很多人可能不看严肃的科学文章、论文,但是他们很多时候会通过科幻小说来了解人工智能,“所以,科幻小说、电影、电视剧在讲未来人工智能的时候,他们发挥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赫拉利认为AI是有智能的,但智能与意识不能混为一谈。“智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意识是让我们能够有感情,感到开心,感到恨,感到爱,感到痛苦,人类两个都有。但是机器目前为止还没有悲欢,没有感情。”
因此,在未来,我们可能看到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发达,但却不会有意识。“到目前为止,AI出现意识,始终是电影或者小说的主题,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人工智能这台机器会有自己的意识。”赫拉利说。
尽管赫拉利对AI意识的觉醒毫不担心,但他也坦言,长远看来,AI在某些领域可能会有创造力。“现在AI已经展现出了创造力,比如在电子游戏和音乐方面。AI可以用数学计算方法来创造音乐,这是人类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方式。”
人类不惧怕被AI淘汰 是因为未来有很多创造性工种
“如果AI只是给你设计旅游终点的话,它只是给我们提供建议的工具而已。人类才是真正有目标和感情的人。”郝景芳非常赞同赫拉利“机器现在没有自己意识”的观点。
如果人类仍然在未来主宰、决定自己命运的话,那我们需要AI为我们做什么呢?目前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可以让我们创造探索新的事物。未来,当AI也具备创造力后,是否会出现的大量的“无用阶级”,让很多人失业?
面对郝景芳的疑问,赫拉利坦言,创造力确实是人与AI的巨大区别。不过,创造力对人类来讲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大量的投资,你才能变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赫拉利认为,未来很多工作还是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创造力,但他深感担忧的是,“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人来填补这些工作的空缺。”
“我曾经测试过让AI来写科幻小说,让人来区别两个小说哪个是AI写的。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在未来我们会有一些创造性的岗位,但却没有足够多的、有创造性的人来填补这些岗位,所以有些人在未来会失业。”郝景芳坦言,未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就业结构,也会出现新的失业人群。“在未来我们认为会有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出现。但是这个就业市场会出现一个结构性的改革,出现新的就业岗位,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合这些新的岗位。”
郝景芳认为,我们不必担心AI会抢走我们的饭碗,而该反思如何增强自己的创造力,来适应快速变化未来。
“现在对年轻人来说,我们应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因为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就是下一代要比上一代需要应对的变化多得多,我们需要改变自己。”赫拉利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