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胡琳 每经编辑 王可然
今年4月末,资管新规正式发布,随后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落地。截至目前,资管新规正式发布的时间刚好过去半年。在这半年时间里,银行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情况怎么样呢?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相关梳理。
记者梳理发现,5月、6月、7月、8月、9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分别占总发行量的1.12%、1.51%、1.60%、2.06%、1.67%,相比于5月至8月的连涨势头,9月的数据出现环比下滑态势。虽然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以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此,有专家也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任重而道远,净值化转型需要一个过程。
发行量占比降至1.67%
按照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这一条规定直接宣告此前银行理财常年采用的预期收益率形式不再合规,过渡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据融360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4月末资管新规发布后,5月份和6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6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为171款,较1月份增长158%。2018年7月、8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181款、245款。2018年9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较8月有所减少,发行量175款,环比减少28.57%。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5月、6月、7月、8月、9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分别占总发行量的1.12%、1.51%、1.60%、2.06%、1.67%。虽然4月末资管新规发布以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仍然处于较低比例。
为什么半年时间过去了,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仍然偏低呢?
融360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投资者对于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度较低,从习惯于购买预期收益型的投资者思想转变成“自负盈亏”的思想,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银行对净值型产品的设计以及投资管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银行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建设。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资金运营中心主任张铭富指出,在资管新规要求的过渡期内,净值型理财产品会逐渐增加,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投资者教育亟待提高,改变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固定的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影响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者的接受程度,二是银行资产管理的水平。投研团队能力是重要影响因素,要保证理财产品的净值稳定,需要投研团队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追求收益与控制价格波动风险之间进行平衡。目前,影响净值型产品最主要的还是投资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
净值化转型将影响理财市场
“过渡期内可续发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或投资符合政策导向的新资产”规定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仍然是过渡期内的主力。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梳理,截至2018年9月24日,银行业存续和在售的个人理财产品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数量占比高达89.52%。
天风证券指出,4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四大行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在96%以上,且持续提升;股份行+交行、城商行也在95%左右。7月20日理财细则第八十五条规定,对于存量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存量理财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于是可以看到在理财细则之后,大行和股份行预期收益型发行数量占比继续提升。
虽然,过渡期内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仍然可以发行,但是银行净值化转型进度将可能直接影响2020年后理财市场格局。
张铭富告诉记者,早转型可以早增加观念更新的投资者黏性,大行在资产管理的能力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比中小银行有竞争优势,但中小银行也可以根据投资者偏好深耕有特色的理财产品细分市场。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也提到,过渡期内,以符合新规的新产品充分承接现有客群,过渡期结束后存量老产品将消亡,净值型产品将是主流。理财子公司需要的能力跟公募基金高度相同,核心的是产品设计能力、研究投资能力、销售能力、募资能力。而在过渡期内,还在享受总行资源的前提下,要用符合新规要求的新产品逐步承接现有客群。这样到了2020年底,银行不能再发行预期收益型产品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客户流失。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