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传出的“放开限价”消息,让广州楼市蠢蠢欲动。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广州各区楼盘已开始行动起来,部分楼盘以单合同为营销点,并鼓吹“房价将上涨”吸引购房者。
每经记者 魏琼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从上周末开始,广州增城以及黄埔的很多楼盘都开始实施单合同了。在此利好下,在广州看房半年多的晓莉(化名)最终果断下定,因为之前她看过的黄埔一楼盘也实行单合同签约了。
单合同降低了首付门槛,使踏入购房大军阵营的人又增加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自10月19日广州市场传出“取消限价”的消息后,广州各区楼盘便开始行动起来,部分楼盘以单合同为营销点,并鼓吹“房价将上涨”吸引购房者。但多个楼盘销售人员以及开发商内部人士均表示,目前暂未收到消息,单合同签约的楼盘网签时间需往后延。
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楼盘的上述行为炒作嫌疑比较大,是一种逼客下定的营销手段,将对政策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新政能否落地取决于市场反应,如果楼盘大力宣传涨价而造成成交态势火爆的话,政策或将难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19日晚间,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文表示,在保持调控力度不放松以及成交价格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和网签价格指导机制进行优化,严禁开发企业拆分价格报备。
发文明确表示将严禁“双合同”,但对于10月19日传言广州放开限价以及各区开会按市场价备案的消息并未正面回应,也未否认。
从10月19日下午开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购房者身份)便开始接到一些楼盘来电,表示将实行单合同签约,催促记者前去看房。
“双合同”是广州限价下的特殊产物。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早前多次调查显示,为规避限价,广州部分楼盘采取拆分合同的形式签约,“双合同”下首次购房首付将达到五成,大大增加了购房的首付成本。
实行单合同签约,意味着首次购房者的首付门槛将真正实现三成,也意味着更多刚需客户可达到购房的准入门槛。单合同较“双合同”降低了首付,但同时也提高了月供压力。
晓莉就是明显的例子,早前她就看上了黄埔区珠江嘉园项目,但因为“双合同”签约的首付款超过100万元,让她难以承受。而现在变为单合同签约,她就立刻下定了。晓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今年年底前交齐首付就可以,时间很宽裕。
新政尚未落地,广州楼市敏感的神经已被撩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增城、南沙、黄埔以及番禺等区域的很多楼盘已开始实行单合同签约。部分楼盘表示,如果最终不能实行单合同则可以退定金;也有部分楼盘表示,即使最后不能实行单合同,定金也不能退。
据了解,部分区域原定于10月22日正式执行新政,但多个区域的楼盘销售顾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尚未收到明确通知,正在等消息。
一开发商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截至10月22日下午4点,尚未收到政府发文取消“双合同”,也未重新梳理报备备案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原定于10月22日实施新政的增城延迟计划,改为由广州市决定最终的实施时间。目前,已有包括南沙等区域已开会布置备案价优化相关工作。该人士表示,有消息显示目前系统正在调试当中,或于本周五完成调试,届时将调整备案价。
对于上述说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进行求证,该负责人表示,以官方发布内容为准。
虽然政府尚未正式发文,但广州的各楼盘似乎已对放开限价非常肯定了。亚运城销售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领导去房管局开会已经确定以后均按照单合同签约了,新一期项目已刚刚实施。
据了解,亚运城目前最新一期项目正在认筹阶段。项目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周末项目现场看房的人相当多,下午才有时间吃午饭,认筹情况较好。
据了解,在单合同签约利好下,广州楼市开始悄然回温,不少楼盘的看房者和成交最开始增加。据世联行数据显示,上周末广州开盘和加推楼盘的销售情况较之前一周表现更好,去化率明显上升。
多位房地产从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周末广州部分楼盘售楼处人气明显增加。
有业内人士表示,本来悄悄操作对大家都是好事,这两天放开限价的消息炒得太猛,反而有可能影响最后的落实。
该说法得到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的认可。目前有部分楼盘以单合同为宣传点,以未来房价将上涨吸引购房者。邓浩志认为,该行为存在炒作嫌疑,海珠和白云部分楼盘均存在上述的催促客户下定行为,这是逼客下定的营销手段。
邓浩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行为或将对新政策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之前佛山也出现过新政“一日游”的情况。广州新政是否落地取决于市场的反应,如果楼盘大力宣传涨价的话,政策不一定能落地,或将面临难产。
风吹草动市场就立刻反映,而单合同签约降低了购房门槛,使具备购房能力的人增多。邓浩志认为,目前市场的需求还是很大,降价将带来成交量放大。如果有政策利好,市场则完成触底。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9日晚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文强调,保持调控力度不放松以及价格稳定,同时坚决执行现行各项调控措施不动摇。对此邓浩志认为,从政府反复表态看,政策可能会出现些微调整,但不会发生大的转变,还将以严调控为主基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