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熊猫”一直是成都最有特色的两张名片,此次2018欧洲·成都美食文化节奥地利站,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两张名片打好“组合拳”,在全面展示成都、推介成都同时,不断增强两地人民互信友谊,深化双方对方合作发展。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官远星
每经记者 蔡鼎 摄
驻足摆拍和熊猫“滚滚”雕塑合个影,拿起画笔为大熊猫换上绚丽的服装……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18欧洲·成都美食文化节熊猫”公共艺术展在维也纳市动物园举办,24只彩绘大熊猫雕塑,憨态可掬的萌版熊猫,创意十足的熊猫主题合影装置吸引着众多维也纳市民竞相围观打卡,而其中一只最大的大熊猫雕像,也作为2018欧洲·成都美食文化节“熊猫美食大使”永驻维也纳,成为成都与维也纳两地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
熊猫主题创意艺术展大受维也纳市民追捧
马丁·内西尔基携女儿在现场彩绘熊猫 每经记者 蔡鼎 摄
“10月21日的维也纳市动物园,人流量足足比平时多了一倍,可见这些来自成都的大熊猫多受欢迎!”园方工作人员一边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一边不停维持着现场秩序。在2018欧洲·成都美食文化节熊猫公共艺术展现场,数十只憨态可掬的萌版熊猫被设计为各种独特造型,原本属于熊猫最简单的黑与白,被人们赋予了五颜六色的想象,无论是森林大海还是雪山星空都可以穿在大熊猫的身上,从一只只熊猫雕像身上散发出的“萌宝魔力”,吸引着不少当地市民专门前来打卡围观。
展出现场,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廖成珍女士与维也纳市动物园园长Dagmar Schratter教授共同上台为“成都美食使者”——一只体积最大的熊猫雕塑揭开神秘面纱,瞬间引得众人齐声欢呼,而这也意味着这尊近2米高的“熊猫美食大使”雕像,将作为两地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者,永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除了各种形式多样的大熊猫雕塑,现场展出的由成都泡桐树小学同学们和奥地利巴登市小朋友精心绘制的彩绘大熊猫作品也极具吸引力,而由成都及维也纳双方嘉宾为20位奥地利小朋友带来的“颁奖仪式”,为展出现场更平添欢乐童趣氛围。
在活动现场,联合国驻维也纳机构总部新闻司司长马丁·内西尔基(Martin Nesirky)也带着自己的女儿兴致勃勃的体验着彩绘熊猫的乐趣。“我们常来维也纳动物园,今天听说这里有一个跟成都和熊猫有关的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通过参加这个活动拉近了我们和动物的距离,用非常有趣的方式提升孩子的环保意识。”马丁·内西尔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与动物和野生生物保护有关的事情都是年轻人需要了解的重要主题,“这不仅非常符合联合国的优先事项,也符合联合国正在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帮助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熊猫”+“美食”两张名片拉近成都与世界距离
除了现场展出的各种形式多样的大熊猫雕塑,现场展出的由成都泡桐树小学同学们和奥地利巴登市小朋友精心绘制的彩绘大熊猫作品也极具吸引力,而由成都及维也纳双方嘉宾为20位奥地利小朋友带来的“颁奖仪式”,为展出现场更平添欢乐童趣氛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事实上,成都和奥地利的“大熊猫之缘”从2002年就已结缘,次年3月,来自中国成都的大熊猫“龙徽”和“阳阳”定居维也纳动物园,旅居维也纳十余年来,这对“大熊猫夫妇”已经生育了4胎5只大熊猫,创造了欧洲圈养大熊猫交配繁殖纪录,每次给新生熊猫宝宝公开征名时,几乎得到举国参与。今年4月,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总理库尔茨共同来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参观,范德贝伦表示:“在维也纳出生的大熊猫,已经是奥地利的重要成员,大熊猫已经成为成都和奥地利友谊的象征”。
“在昨天的‘成都美食之夜’美食品鉴会上,独具成都风味的特色美食得到当地嘉宾及市民盛赞,相信今天推出的熊猫公共艺术展也将会给维也纳市民留下深刻印象”。成都市商务委副巡视员陈小兵谈到,“美食”与“熊猫”一直是成都最有特色的两张名片,此次2018欧洲·成都美食文化节奥地利站,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两张名片打好“组合拳”,在全面展示成都、推介成都同时,不断增强两地人民互信友谊,深化双方对方合作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