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打破垄断!首单信托做管理人的企业ABS获受理 业内:试点能否扩大还不明朗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0-16 15:36

    首单由信托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的企业ABS受理,打破了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对该业务的垄断。那么,这块此前信托公司不曾涉足的领域是否可能成为信托公司一块新的业务蓝海?

    每经记者 陈玉静    每经编辑 姚祥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15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上的最新信息显示,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信托”)作为管理人的“华能信托-世茂住房租赁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证券”已获受理。此前,交易所企业ABS一直被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占据,此次获受理也为信托公司涉足该业务打开一个突破口。

    华北某信托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具体在业务方面,信托公司跟券商或者基金子公司相比可以说是各有特点,相较于券商和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跟资产靠得更近,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另外在协会和银行间市场信托公司相比大部分券商已经具备了相对比较丰富的经验,在破产隔离和风控方面信托公司也做得更好一些。

    打破基金券商交易所企业ABS垄断

    近日,由华能信托作为管理人的“华能信托-世茂住房租赁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证券”获得受理,这也是近年来在交易所市场上,首单由信托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的企业ABS受理,打破了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对该业务的垄断。那么,这块此前信托公司不曾涉足的领域是否可能成为信托公司一块新的业务蓝海?

    北京某信托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仅有两家公司试点,未来能不能放开也不清楚。所以在他看来,对行业还不大会构成太大影响,当然最大的好处是信托公司终于能有一个做资产证券化的独立牌照。之前的信贷ABS和ABN都需要有主承销商,信托公司是不能独立做的。

    华北一信托公司人士表示,对信托公司的影响还不好说,目前还没跟华能信托方面交流,之前所在公司也尝试申请试点资格,但批准的只有中信信托和华能信托两家,可能是监管部门综合考虑的结果。具体在业务操作方面,信托公司跟券商或者基金子公司相比可以说是各有特点,相较于券商和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跟资产靠得更近,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另外在协会和银行间市场信托公司相比大部分券商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在破产隔离和风控方面信托公司也做得更好一些。

    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由信托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或发行人的ABS产品金额为3269.42亿元,共有20家信托公司发行77只证券化产品,市场总额占有率达48.52%。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77只ABS产品的交易场所只限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主导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相比,流动性不足。

    业内:破产隔离是信托公司的制度优势

    但对于未来试点范围会不会扩大,上述华北信托人士表示,有试点肯定会放开,但会是什么样的节奏、采取什么标准,监管机构可能还是要根据市场反应平衡一下各方情况,综合考虑,所以很难说这是一个逐步试点还是很快开放的过程。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就资产证券化而言,银行间、ABN的规模还比较小,交易所的量如果能起来,发展是比较快的,不过交易所ABS的发行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因为属于不同的监管领域,现在可能是监管部门协调先给予两家信托公司试点,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后续再磨合一下,可能逐步放大试点,这需要一个过程。

    但对信托公司而言,袁吉伟表示,一个好处是信托公司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切入资产证券化业务,丰富信托公司服务实体企业的能力,因为最近几年资产证券化也得到很多企业的关注,也是国家推动的重要融资途径。另外,对信托公司而言,具备破产隔离的制度优势,其次,目前信托公司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做SPV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信托公司在此领域已有很好的基础,后续在交易所的监管制度方面做一些流程性、合规性的学习,还是可以比较快地适应交易所企业ABS业务,进而拓展业务。

    不过,袁吉伟还补充道,券商与投行在业务联动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强的,信托公司在这方面比较缺乏,比如券商跟投行、包括ABS的发行以及后续的一些投资,整个链条券商把握得还比较牢,后续还是要往链条的上下游拓展才可以。不过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费率较低,后续逐步放开,整个市场竞争会更激烈,后续主要的竞争手段可能一方面是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是费率的价格水平。不过,对一些专业性较强、资产证券化业务做得较好的信托公司而言,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可能会更好地切入这块,而且此次有试点资格的两家公司都是行业评级较高、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具备专业优势的,所以即使全部放开,能做的信托公司还是有限,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收评】沪指跌0.85% 机构:应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下一篇

    红牛中国能否存续?严彬针对公司50年经营期限首次发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