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服务领域看似没有对手的彭博帝国已经危机四伏——今天,这个帝国正在被竞争对手、政府监管以及金融属性的不断变化所包围。
编者按:1980、1990年代华尔街的蓬勃发展为彭博终端的崛起营造了完美环境。这个从金融数据起家的金融服务公司慢慢拓展到了职业沟通、新闻、研究乃至于平台等领域,发展成为一个融数千功能于一身的庞大帝国,而2万多美元的年费也创造出庞大的收入流。但是在一切都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这个帝国仍然抱着当初给自己带来成功的产品不放,无视解绑这股洪流的冲击力量,在金融服务领域看似没有对手的彭博帝国已经危机四伏——今天,这个帝国正在被竞争对手、政府监管以及金融属性的不断变化所包围。CBInsights近日发布了题为“Twilight Of The Terminal: The Disruption Of Bloomberg L.P.”的文章,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为了能获取实时的市场数据,为了跟其他用户沟通,为了得到最新消息,调出公司数据等,全球有超过32万人(主要是交易员、分析师以及经纪)每年支付24000美元给彭博终端。
哪怕按照最低折扣计算,光是终端就是一门超过70亿美元的生意。
今天,这个彭博帝国已经扩张到从金融数据到电视的一切。它有一支风投机构,一个研究队伍,以及在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一整套产品。
然而,这些业务线驱动的收入跟彭博终端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报道报道新闻、做做研究以及其他的业务线就算不盈利彭博也可以忍受——如果它们能给终端用户带来价值的话。
2017年期间,金融数据与分析市场的一般开支涨了3.6%,达到了创纪录的285亿美元。与此同时,彭博在该市场的份额却在下降。
彭博的弱点已经变得愈发明显。
2016年,彭博终端的销售有史以来第二次出现下降。据《金融时报》消息,次年,金融数据与分析市场的一般开支涨到了创纪录的285亿美元,但彭博的份额却下降了。
彭博终端的功能成千上万,但据《财富》杂志说,很少有用户使用它们超过“一小部分”。
彭博终端的分析功能有好几千种,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一些特别的替代品正在以相对微不足道的成本突然出现,而整个金融业已经开始从依赖终端的交易员转移到高频交易和自动化。像摩根大通这样的银行已经开始更加严肃地审视如何把自己每年支付给彭博账单削减一下。
彭博周围的世界正在改变,但是彭博对有可能削弱终端价值的改变却一直抵触。这么做让它日益容易受到被颠覆的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82年,初登舞台的彭博终端改变了华尔街。
或者不如说是画出了一条证券的收益曲线——这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时间的过程——一位初出茅庐的银行家可以用彭博终端自动提供一幅实时图表。然后一个键盘指令就可以让它在整个交易日定期更新。
对于一位即将步入繁荣年代的华尔街人来说,这是一个完美工具。
1980年代见证了衍生品和更复杂的市场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彭博帮助简化并了解了这一切。
彭博终端提高了华尔街的效率和工作智能,这一点帮助金融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蓬勃发展。
然后,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体系开始崩塌。
在危机后的衰退期以及衰退期后,银行开始削减成本。《纽约邮报》报道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计划减少最多7000个彭博终端——这相当于16000000美元/年。
彭博终端仍然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但是却面临着强劲的逆风,这股逆风已经影响到终端的每一项主要功能:
监管:彭博终端诞生在开始对华尔街松绑的90年代。然而,2008年之后,新的监管和合规要求出现了,这些举措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把更多的资金留在手上,降低新工具方面的开销,并且削减一切成本。
人工智能:交易决定日益交到专门用来寻找边际利润和竞争优势的软件手上,而且软件的速度是人类无法比拟的。随着AI交易工具在寻找这一优势方面变得越来越好,它们已经可以把人和人使用的彭博终端挤到一旁。
解绑:就像之前提到过一样,彭博终端成千上万的功能当中大多数终端用户只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机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数据或者分析找一位专业的提供商会更有意义——在其中一些情况下,他们可以得到比整个彭博终端所能提供的更精确、更富有洞察力的东西,而且价格还会更低。
这三股力量正在威胁这彭博终端的所有主要功能:数据、聊天、新闻以及研究——以及公司做为围墙花园的整体价值。
在瑞典,Nordea Bank CEO Casper von Koskull宣布将削减6000个岗位并以机器人取而代之。其结果是他们成为上季度瑞典唯一一家成本下降的大型银行——而且他们的利润还出现了最大幅度的增长。
事实上,只需要几家大银行出逃到竞争对手那里(或者彻底消灭全服务数据整合上),维持彭博事实上垄断的网络效应就被中断了。
而在彭博终端的每一个主要功能领域,这股风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转了:
数据是让彭博保持在金融世界统治地位的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彭博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数据库,这些集中在一起的数据对经纪、交易员、分析师以及研究人员非常有用。
然而,一般的彭博用户仅使用彭博的少数功能。因此,彭博数据的实际使用呈现出一条长尾的形态。
终端拥有的信息量与绝大部分用户能访问到的量之间的矛盾,导致新贵试图从两条道路上挑战和颠覆彭博:
基本用户:随着金融机构想办法削减成本,其他提供商开始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基础到中间水平的金融信息。
专业用户:彭博的数据不是在每一个领域内都做到了十全十美。对于复杂的专业领域,一些彭博用户已经使用了更精准的第三方来源(聚焦天然气或者基准利率等单一行业)作为终端使用的补充。
债券和股权投资是目前的主要用例,这方面彭博终端一直都是最好的选项。
Wall Street Oasis上对“你在金融工作中需要彭博终端吗?”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回答。
然而,像期权交易这样不那么复杂的交易就不需要访问彭博终端。2017年3月,一位前彭博员工在Quora上写道:“如果你进行的是OTC、方差掉期、CDS等的话,彭博终端值得一用……但如果你只是交易香草的话,彭博终端就是浪费钱。”
对于更小众的交易员来说,他们更愿意从主要聚焦在自身领域的机构那里获取数据和分析。这一数据往往比彭博提供的还要好还要准确,甚至彭博的当前用户最终都会雇他们作为从彭博得到的东西的补充。
比方说,那些对油气感兴趣的人使用彭博BMAP功能来跟踪天然气的运输,但是每年必须支付24000美元才能访问终端的全部功能。Bluegold Research几乎能提供一样的信息,但是每年只要720美元——对于那些只想拿到这一数据集的人来说该选哪个已经很显然了。
专业数据的广泛性得益于互联网的崛起。尤其是在金融科技领域,从Wealthfront或Betterment这样的机器顾问,到LendUp或者Oportun这样的个人借贷初创企业,解绑已被证明是挑战资源丰富的大型既有者的有效方式。
在《Bloomberg by Bloomberg(布隆伯格传)》中,Michael Bloomberg解释了早期自己跟可提供终端所使用的数据的公司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不过在今天,收集那类信息的公司已经不需要终端了——它可以在网上提供数据给任何愿意付费的人。实际上,作为数据提供商它可以做自己的拉入式业务(inbound business)不需要跟彭博这样的数据分发商打交道。对于有着特殊兴趣的消费者来说,跟原始数据提供商直接打交道也许更加有意义,而彭博打包和分析数据的方式未必对每个人都行得通。
彭博的替代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从详细的公司信息(MetaStock)到情绪分析(FactSet),到固定收入分析(InFront)。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替代性的数据提供商也许让终端变成了一笔不必要的成本——如果彭博不是有一个深受喜爱的聊天功能Instant Bloomberg的话。
彭博的聊天功能Instant Bloomberg(IB)对金融业的广泛用户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彭博终端被说成是全世界最昂贵的社交网络。
今天的许多金融工具仍然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完成交易的,而彭博的聊天功能让这件事情变得容易了许多。2015年,在IB的1500万到2000万的不同对话当中,每天都交换的信息超过了2亿条。
然而,Instant Bloomberg不是没有可行(而且更便宜)的替代品。尽管像Slack之类的聊天工具选项,因为缺乏安全和合规性的功能,过去在吸引金融世界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但Instant Bloomberg本身也面临着自己的安全问题,从而让新的竞争对手蠢蠢欲动。
这些竞争对手开始吸引走彭博的用户,破坏了让后者一直以来保持统治地位所依赖的网络效应——任何人只要用了彭博终端都可以在IB上找到对方。只需要输入对方的名字或者工作的地方就能迅速找到链接跟对方接触。
Instant Bloomberg让金融专业认识不仅能够沟通而且还能写合同。在平台上交换的每一条消息都会被安全归档以确保符合SEC和FINRA(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规定。
交易员在这里可以发出相当于私信的消息给一系列经纪人,让对方各自就某个金融产品开出报价。如果有任何人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发出交易并且执行,确保一份符合规定的记录创建出来作为交易的证明,这一切仅在几秒钟之内完成。
对于这些类型的交易来说,终端(或者像Thomson Reuters这样更便宜的竞争对手)的成本就不重要了——如果没有彭博终端,机构就不能跟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沟通,也就不能做生意了。
牛津经济研究院负责全球宏观经济研究的Gabriel Sterne告诉《金融时报》说:“彭博大部分的功能都是一样的,而且路透社的Eikon上面的宏观数据要好很多。但是每个人都喜欢IB,尤其是买家这一方。如果我们想要快捷方便地接触到现有及潜在客户的话,不用彭博是很难做到的。”。
这种统治性也对彭博产生了事与愿违的后果。
2013年,一桩丑闻爆发了:一些彭博的现员工和前员工揭露,彭博新闻的记者利用客户服务访问彭博客户的聊天脚本——包括特定客户使用了哪些功能,以及他们使用终端的时间等信息。这起事件之后,心怀不满的高盛和摩根大通收购了聊天应用初创企业Perzo。他们组织内部研发团队,将Perzo变成了一款开源的金融聊天应用,名字叫做Symphony。
2015年9月,Symphony正式发布,从一开始它就获得了一些银行以及Google、黑石、Citadel以及Maverick Capital等的支持。该产品的定位很简单——提供Instant Bloomberg带来的价值,但是价格却是最低,并且开源出来让其安全和隐私能够得到验证。
Symphony复制了彭博对信息密度的强调,同时界面上要比后者现代许多。
Symphony去年以1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了6300万美元,其服务的起步价是每月每用户15美元。
2016年,在产品发布1年后,Symphony已经积累了来自104个不同国家的11.6万付费客户,这个数字大概是彭博终端的1/3,这表明在取代彭博的聊天功能方面已经出现了很显著的势头。今天,注册Symphony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3.5万。
高盛不是唯一一家想要解决金融业聊天问题的企业。Echofin面向的是高级金融世界,希望为他们提供一个干净易用的界面。Slack也已经采取行动让自己对华尔街更有吸引力,增加了企业隐私和安全功能,这些功能在理论上能让它用来从经纪那里获得报价——尽管Slack本身已经被广泛用为Symphony和IB这类工具的补充。
Wall Street Oasis上面有关“有谁用Slack的吗?”这个问题的回答。
为了应对这种竞争,2017年10月,彭博宣布将推出一款只有聊天功能的产品,费用是每用户每月10美元,任何公司只要已经有一个彭博终端生效均可使用这款产品。
这一举措表明自从190年代初以来彭博周围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怎样重大的变化。像Slack或者Symphony这样的产品将会是个严重威胁。解绑IB的决定也许会延缓非彭博聊天工具的步伐,鼓励大家保持在彭博生态体系之内,但是这种手段充其量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只有当前的终端用户才能以更低的价格使用彭博的聊天工具。
正如彭博一度在消息传递领域做出了创新一样,他们在新闻世界也有创举。作为彭博在金融数据之后扩张进入的第一个行业,几十年来新闻都是彭博帝国的关键。他们还能不能继续自己的差异化呢?
从1990年起步以来,彭博新闻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信息源,这个影响力不仅限于市场,而且对全球的时事、技术、政府以及企业都有影响。过去10年,当其他通信社忙着裁员和关门时,彭博新闻却在不断扩张——这主要得感谢招人招得好以及来自终端收入产生的结果。
10年前,很难看出为什么彭博新闻会成为彭博帝国的关键。这家公司报道金融和商业新闻的记者比其他新闻机构更多,而且会优先把新闻爆给自己的终端客户——对于交易员来说,哪怕比竞争对手提前几秒钟收到消息也能拥有巨大优势。
然而,今天的彭博新闻看起来已经不大像是彭博帝国的基石了,主要原因有三:
新闻已经商品化:实况或者即时新闻已经从彭博和路透社等新闻机构转向Twitter这类的社交媒体。
交易已经改变:今天,可推动市场的新闻已经由高频算法选出并且在数毫秒之内用于交易。人类交易员在这个领域想要利用优势已经困难了许多。
道德界限已经模糊:彭博爆发的一桩丑闻对其打击最大,因为该公司要求毙掉一则有争议的新闻,客户对该服务的信任受到了伤害,他们不再将其视为公正的新闻传播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彭博终端是一部新闻机器,一开始就是。在彭博之前,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办法找出市场上的价格和收益差异。而彭博凭借着一开始时的小规模和敏捷,利用了全球的股票交易开始搬到网上这一趋势,把这件事情做得比道琼斯和路透社还要快。
8年后,彭博开始招聘记者,把他们派往世界各地,让他们写企业和市场发生的故事。
彭博新闻的文章首先会出现在终端上然后才是web,并且通常短小精干,这种功能性的风格后来被称为“彭博之道”。
当然了,今天的突发新闻或者能推动市场的新闻已经不需要记者的报道。现在的新闻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传播,比如Twitter。
如果某位CEO希望自己爆出能影响市场的猛料,那么(从技术上来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他们在Twitter上做这件事情。
利用信息的边际优势来赚钱的机会基本上已经消失了。突发新闻如果说可以用来进行交易的话,现在也是由即时处理来自全球的裸新闻流的高频交易算法来进行处理。
然而,如果人类交易员的确希望拿即时新闻更新来进行交易的话,像The Fly On The Wall或者Trade The News这样的服务可以让他们做这件事,每月的价格是50美元。
最后,这里还有利益冲突方面的担忧:新闻组织通常会避免可能妨碍到所报道话题的商业交易。尽管如此,彭博仍然报道金融事件——2014年的时候,这种做法受到了抵触。
彭博新闻是彭博决心要探索的第一项“副业”,而且可能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即便如此,互联网上突发新闻的即时性已经限制了新闻为终端客户提供的价值。
彭博最突出的副业之一是开发行业相关研究产品的尝试,其用意是想网罗更广阔的研究人员与分析师的全球市场。
这些有关法律、政府、清洁能源以及税收的研究产品花掉了彭博数百万美元的投资。
不过这些研究产品没有一个取得像终端那样的成功。每一项都遭遇了内部问题,其让彭博付出的代价甚至高于所带来的价值,并且/或者未能从竞争研究产品那里拿到自己的市场份额。
彭博涉足研究产品世界的首次尝试是2006年Bloomberg Law的开发。
今天,Bloomberg Law在美国法律研究市场所占份额不到2%。
彭博的打算是利用切入法律研究市场来支撑终端的价值,当时这个市场主要还是由Westlaw和LexisNexis把持。
实际上,当他们只需每月几百美元即可从一家法律领域的既有公司获得同样产品时,大多数法律机构对支付彭博终端的价格都不感兴趣。
2008年,彭博领导层同意将Bloomberg Law解绑,在后者自己的网站上单独销售。这款产品的年费约为5400美元,相对于竞争对手,这样的价格仍然算是贵的,所以一直都难以获得市场份额。
2011年,彭博收购了新闻邮件发行商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BNA),后者主要制作法律和政府方面的报道。2年后他们进行了一轮裁员,Bloomberg Law团队与BNA团队随后合并了。
据《财富》杂志报道,当时Bloomberg Law每年为彭博带来的收入是2000万美元左右。不过,在其7年时间的发展中,Bloomberg Law让彭博花掉的银子高达10亿美元。到2014年时,公司法律部门闷闷不乐的员工威胁要成立工会,彭博内部的一些人称该项目为“彭博的越南”。Bloomberg Law在法律研究市场的份额仍然很低,2017年的时候大概只有1.34%。
一边在做Bloomberg Law的时候,彭博还同时在内部组建了另一个独立的研究部门,一个研究政府的部门,名字叫做Bloomberg Government(BGOV)。不过这个部门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到2011年,BGOV团队的负责人离开了公司,而BGOV的大部分员工也被炒了鱿鱼。
彭博对这些研究领域的既有玩家主要的威胁一直都是其过剩的资源。不过到头来,拥有资源优势并不能赋予彭博真正的竞争优势,比如像它的早期通信社所赋予的那种优势。今天,这些项目仅占彭博年收入的一小部分。
彭博终端的主要卖点之一是平台,一直都是。
谈到彭博的联合创始人之一Thomas Secunda,一位前彭博的高管告诉机构投资者说:“他是个出色的家伙,他的脑子有一个星球那么大,但是他做的一切事情都受到看到终端的一切这种渴望的影响。”
他有很好的想法,但是那些想法都会回到终端上面。如果你想要获得新功能,如果你想获得彭博的产品创新,那就花20000美元买彭博的终端订购,这一点没有协商的余地。没有第二条路。
该公司强调终端的易用性和复杂的功能——从查看证券价格,到分析公司的供应链,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迅速的键盘指令完成。
虽说以终端为核心的做法在早期的时候很有用,但在今日,复杂和专门的软件即服务(SaaS)分析选项的崛起,以及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开源仪表盘选项,这些已经令最初级的交易员也能构建自己的高效的彭博终端式的金融研究门户。
而且你不再需要每年为了一个软件包支付24000美元,而是用合适的功能凑出你的仪表盘,费用还要比前者少一个数量级。你可以用上一个正好是你所需要功能的工具——而这正是原先彭博终端自己的承诺。
彭博终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适应彭博第一位客户——美林证券办公室的那些交易员的要求而设计的。
从此之后,彭博又网罗了一群功能要求不一、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的用户,但是彭博的界面几乎都是一样的。
随着监管趋严以及运营预算趋紧,银行为整个套件支付24000美元的意愿也变弱了,尤其是在普通交易员、研究人员或者分析师使用到的功能只有少量的情况下。
今天的焦点技术在1982年的时候并不存在,在当时,彭博终端几乎是许多机构的唯一数据来源。而现在,此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有各种技术选项:包括数据生成,情绪分析,可视化,分析,投资测试以及交易等。比如说Quantopian这款应用就允许用户用它们的算法进行回溯测试和交易。
无论是众包分析师评估(Estimize),还是现场调研人员实时定位数据的收集(Premise),或者社交媒体情绪数据(PsychSignal),都有各自专门化的工具可用。
这就相当于金融智能领域的应用商店。
对于那些付不起彭博终端高昂年费的公司来说,这是目前最有用的手段,但是开放的金融应用生态体系的概念能带来的不仅仅只有降低成本。
曾几何时,Adobe、Oracle和微软似乎都以其围墙花园在各个行业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然后,随着SaaS的崛起,它们都转向了更加量身定制的平台以削减成本、提高效率。
也许彭博最大的优势在于巨大的资源。终端仍然是现金流,帮助公司扩张进入新的产品线,以及投资那些提供毗邻功能或者终端功能更好版本的初创企业。
2013年,彭博推出了一支名为Bloomberg Beta 的B2B的风投基金。迄今为止,该基金已经对Kaggle(数据科学竞赛)、Flexport(现代定制化经纪)以及Survata(消费者调查制作)等进行了投资。
不过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在能多大程度上支撑终端价值方面存在局限。
初创企业要比彭博更加灵活,它们可以专注于一个用例身上,专心把那件事情做好。而金融世界本身也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监管者对最大型金融机构的某些行为进行压制,全球各地的政府已经开始积极地在金融技术领域培育创新扶持新贵。
而彭博这边自192年以来却没有对自己的核心产品做出过任何重大改变。
就像许多强大的在位者一样,似乎彭博寻求保住自身地位的主要方式还是强化自己的基本面:可靠性。
彭博出色在哪里呢?被人提到最多,也是受到实际用户表扬的两点原因是:
正常运行时间:彭博发生中断的情况极其罕见。甚至一旦发生了一次就会成为国际新闻。对于一个必须24/7不间断运行的全球网络来说,可靠性是它的护城河。
客户服务:当用户使用彭博终端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马上联络在线的支持代表。此类服务支持的即时性对于付费给彭博的用户是一大福利。
而初创企业这边却不能自始至终提供可靠性。但是在创新方面他们对比彭博这样的公司也有一大优势。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期望。他们可以聚焦于潜在的利润问题,而不需要担心维持现有产品的收入。
彭博需要保护自己的终端业务,而寻求颠覆终端的初创企业除了为客户提供价值以外并不需要考虑任何其他事情。
随着新型的机器辅助和众包数据分析应用的崛起,通过从回溯测试交易策略学到更好的模型,或者想出更好的分析定价数据等的办法,初创企业就可以把彭博客户争取过来。他们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创新,而不是想着如何去克服彭博的资源优势或者削弱彭博跟旧的数据提供商的关系。
虽然华尔街在1980和90年代的发展为彭博终端的成功营造了完美环境,但此后规则已经发生改变,技术也突飞猛进,金融本身的文化也变得不那么封闭,已经更加开放,更为综合化了。
与此同时,彭博似乎仍然固执地守着当初给它带来成功的产品不放,而不是拥抱新的时代思潮——解绑。但这个东西已经重写了很大一部分的金融业规则了。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