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和“速度”,是他强调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在徐飞看来,在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建成以后的运营维护中,“安全非常的重要”,这必将大量运用到大量物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等;另一方面,他指出,“特别要强调的是,速度是交通的灵魂”。这里的速度,既指交通的速度,更指研发的速度。
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官远星
2008年8月1日,我国家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从卧薪尝胆到后来居上,中国的“高铁十年”,不仅“八纵八横”高铁网初具规模,而且日臻成熟的中国高铁,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走向世界。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持续支撑我国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就成为重中之重。”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恳切地说。
作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一带一路”系列活动之一,9月21日,2018“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国际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在论坛现场,徐飞就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的高校优势作了主题演讲。
“安全”和“速度”,是他强调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在徐飞看来,在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建成以后的运营维护中,“安全非常的重要”,这必将大量运用到大量物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等;另一方面,他指出,“特别要强调的是,速度是交通的灵魂”。这里的速度,既指交通的速度,更指研发的速度。
而这一切,都亟待高校发挥其科学研发和人才培养的优势,为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
安全和能效 离不开技术支撑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在内的五通中,设施连通尤其重要。
“而今年,当我们谈‘一带一路’时,是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徐飞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正是需要持续提升高铁的创新能力的背景之一。
其次,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使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一张非常闪亮的名片”。在他看来,“而正是在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建成以后的运营维护中,技术支撑尤其关键。”
伴随着高铁的走出去,越来越大规模的高铁建设更需安全运营的保障。
而安全运营的重要性,就需要构建高铁系统的全寿命安全风险的控制理论、智能化的轨道交通,以及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实现准确可靠的安全预警。徐飞表示,“这还需要依靠物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大量技术,需要‘状态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助力’等等支撑”。
事实上,不仅是保障安全,高铁的能效问题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首先,徐飞以智能供电问题举例称,智能的供电系统,就需要通过前进感知、智能运维来实现。具体来看,即要通过液压电子器、高效能的自动,与再生利用等三大技术,来形成高、新、轻一体化的牵引空间与传动化的创新体系。
其次,关于智能化的编排技术,同样需要通过不断的优化,来突破现行编制中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更重要是通过设备信息的采集、智能化的运营调动管理来满足需求,最终才能运营成一个高速智能强大的调度系统”,他解释到。
“又如新能源新燃料动车,其包括的模块化采用技术、能量管理、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系统性利用率的技术等,也需要技术支撑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徐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构建快捷、绿色、智能、人文的交通运输体系。
标准化和速度呼唤创新
“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和高铁走出去的战略,首先就是中国高铁标准的国际化问题。而这些,技术创新也是关键”。徐飞指出,除了保证最基本的能效和安全问题,要想让中国高铁“走得更远”,技术同样是必要的支撑。
他认为,这些技术具体就包括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可靠性、工程的经济型和安全行,以及在复杂艰险山区、大型的越江跨海通道等基础设施的建造性能问题。“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要突破所有极端地质、地貌和极限气候条件,实现不同标准之间,不同轨距之间、不同信号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高铁在全球无障碍的建设和运行”。
而中国的高铁,不仅要“走得更远”,更要“跑得更快”,这也是徐飞特别强调的一点,“我们一再说,速度是交通的灵魂”。
事实上,他指出,这里的“速度”是全速度域的概念,包括了中低速、高速、超高速、航空速、超音速和宇航速,而并非单纯求“快”。但高铁速度的“快”,和轨道交通技术研发的“快”,却几乎始终为轨道交通研究者甚至大众所追求。
2015年,日本刷新世界记录,高铁试验线速度达到每小时603公里。“美国这方面也是加足了劲”,徐飞介绍,2016年,美国再次刷新了记录,利用火箭推射技术,弹射模型小车使其时速达到1019公里。此后,美国又提出“超级高铁”的概念,真空管道的试验线,一度达到了1125公里。
“所以速度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惨烈的”,徐飞对此深有感触。他指出,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几乎从未停下对于速度的追求,更未停下对轨道交通尖端技术开发速度的追求。“反观我国,关于速度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也是不遗余力。”
据徐飞介绍,目前,我国在车、线、电、信运方面也正高速研究中。在材料的方面,我国也正大力开展自稳定、自适应、自修复和自安全功能的变革性材料研究,以及相关的、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轨道交通研究者积极创新,其实也就是希望能够把中国的这张高铁名片,始终保持在领先的地位”,徐飞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