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四川国企而言,也制定了新征程下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四川省国企资产总额将力争突破12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利润总额突破800亿元。
每经记者 谢孟欢 每经编辑 官远星
张建 摄
1978年,四川省宁江机床厂等6户企业开始扩大自主权试点,成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开端。40年后的今天,四川国企仍然是改革与开放的重要“排头兵”。
“四川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策源地,在改革开放40年伟大变革中,走出了具有四川特点的国资国企改革开放之路,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打造了‘四川样板’。”9月21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重点活动,在国有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高峰论坛上,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如是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以来,四川成为开放前沿阵地,在此过程中,海外并购、股权投资、工程建设……当前,四川国企在全球50多个国家,实施境外项目120余个,投资金额达1000多亿美元,开行国际航线109条。
四川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资产总额8.8万亿元、全国第六,这是截至今年8月,四川省国企交出的“成绩单”,而这背后,自然离不开40年来的国资国企改革的积淀。
正如徐进所说,“国企改革开放成就来之不易,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四川也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具体而言也有五方面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二是不断解放思想和探索创新。三是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四是始终坚持强化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始终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在徐进看来,40年特别是近5年来,四川国资国企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国资国企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特别是在创新层面,徐进也表示,“要尊重企业首创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突破,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
而据了解,目前,四川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呈现出资产证券化、法人治理规范化、产权多元化、选人用人市场化、分类管理常态化“五化并进”的显著特征,国资国企改革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张建 摄
将培育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改革开放40年,国资国企的改革也迎来了新征程。徐进也评价“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
对于四川国企而言,也制定了新征程下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四川省国企资产总额将力争突破12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利润总额突破800亿元。
徐进也介绍,“届时将培育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以上,形成一批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企业’。”
基于此,四川未来也将以更扎实的步伐推进国资国企的改革,徐进介绍,一是坚持把服务全省发展大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作为重要抓手。二是坚持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作为核心任务。三是坚持把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到2022年,二级及以下企业混改面达60%以上。”徐进说。四是坚持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重要目标。五是坚持把扩大开放强化合作作为有力举措。六是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
而对于未来四川国企的进一步发展,徐进也充满信心,“40年国有企业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国有企业是可以而且是完全能够做好的。”徐进说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