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发布的《引航》第二期报告——《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五年:中国是否可让世界更美好?》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各方面都进展良好,中企通过参与当地建设不断深化国际化发展。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21日,安永发布《引航》第二期报告——《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五年:中国是否可让世界更美好?》(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还向东道国输出先进的工程技术;中企在拓展市场的同时,还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经济、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综合价值的最大化,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贯彻“一带一路”下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8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新增投资74亿美元,同比增加12%。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的税收。
对此,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安永“一带一路”主管周昭媚表示,这些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各方面都进展良好,中企通过参与当地建设不断深化国际化发展。而且,随着中企在海外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有利于他们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安永财务交易咨询合伙人刘烨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巨大经济潜力和投资机遇,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隐患。“中企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在获得当地社会认同的同时,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和改善中国和中企的整体形象。”
刘烨举例称,大唐集团在柬埔寨投资一个23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该项目将清洁能源运输至能源短缺地区,有效改善柬埔寨境内电网不足的局面。他介绍,大唐先后培养了几十名柬埔寨籍电力技术人才,在项目建设期间,女性雇员占比达到23%,外籍和少数族裔员工比例均超过4成,非常注重当地员工的雇佣。
如何追求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刘烨认为,中企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动当地就业和税收的改善;同时,作为外国投资者,中企应重视和东道国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尊重不同国家法律体系和文化、社会差异,化解投资风险,实现共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