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入股市允许开立账户只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目前银行还没有专业权益投研体系,短期来看还需要依赖公募市场。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实习记者 王晗 每经编辑 叶峰
资管新规实操措施规范逐步落地。9月19日晚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发关于修订《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下发即日起正式实施,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2015年以来监管第6次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的看点有二,其一是明确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放宽后的账户开立问题,其二是首度明确资管计划单层嵌套开户的相关问题。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注入A股市场,对公募基金产生的冲击力有多大?公募基金如何发挥权益投资优势应对资管行业生态重塑?
公募如何应对资管生态重塑?
《指南》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的已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登记的理财产品,可以开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证券账户。”这一规定也为银行理财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扫清操作流程上的障碍。
理财不二牛(ID:buerniu5188)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资管新规下发时就明确放宽商业银行投资范围,此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为,储蓄、国债、金融债、货基、银行票据(保本、稳健型);高评级地方债或企业债、股基、商业票据(平衡型);股票、贵金属、外汇、期货、金融衍生品等(进取、激进型),截至6月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近30万亿元。
短期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允许开展一般的股票类投资对原本投资范围就是二级市场的公募基金冲击有限,但是《通知》新规的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构资管市场蓝图。
一家中型基金公司金融机构部负责人向牛妹介绍道,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入股市允许开立账户只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目前银行还没有专业权益投研体系,短期来看还需要依赖公募市场。
一非银研究员称,中证登只是在他的规则里放开了银行理财开户和买权益,但是银行理财能不能买,这个还需要最后的银保监会批准。银行理财对于机构资金来说,很多都是不允许投权益的,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追求绝对收益还是占主要成分,即使有权益预计也不会占很多,只能是多了一个银行自己主动管理的手段而已。
"同时银行理财投资股票目前来看不会影响公募基金产品,这个还需要等待监管细则的进一步下发,因为买了权益相当于基金了,这个理论上都是证监会的监管范畴了,所以二者肯定在监管方面会有所区分。"上述研究员补充道。
以后银行理财会要求越来越高的资管能力,前期应该仍会通过委外形式,借助券商资管以及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进行投资,后期再慢慢积累经验。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补充道。
《通知》的下发也是资管行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又一次进步,此前保险也是走这样的路子,从管理、风控、投资专业度等多方面推进投研实力,在政策指导方针下, 非专业资管行业投研能力将逐步得到提升,在商业银行方面,此前银行申请成立资管子公司就是一个信号,股份制银行还好,城农商行目前的投研还是很薄弱的。
北京一家市场品牌总监称,如何加强投研是公募行业永不过时的话题,一方面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成立事业部制、股权激励来提高投资积极性,不过市场行情不好的话,事业部成立不下去也是很多的,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其次,加强内部人员培养机制,培育更了解自己公司文化、特色的优秀人才为公司创造盈利。
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称,加强投研实力的第一步是加强人员储备,坚持好的价值理念,如注重公司内部盈利投资价值,风险边际,避免炒题材的跟风行为。
明确单层嵌套开户问题
《指南》中另一大看点在于监管明确了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私募、信托等接受其他产品委托,在一层嵌套情况下开立证券账户需要提供资料,解决了一层嵌套开户的问题,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为银行理财委外券商资管和基金专户开立证券账户扫清障碍。
具体提供材料包括,受托人产品开户需持有委托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需加盖基金公司公章;委托人为机构的,还需加盖机构公章)。委托人为依法设立的产品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为相关监督管理机构对委托方产品出具的备案证明复印件,或委托产品合同等产品成立证明文件复印件(需加盖委托方产品管理人公章)。
事实上,金融机构对银行庞大体量资金需求量一直很大,银行也有资金投资需求,委外业务就是在此契机下挺进资管市场。资管新规的下发,打破了这种平衡,根据资管新规要求,明令禁止多层嵌套,券商资管、公募专户、子公司专户等结构化产品紧急遇冷,存续产品规模迅速收缩。
"之前银行理财通过券商、基金专户、信托等进行委外管理,中登要求银行出具自由资金证明,从而堵塞了一部分委外需求。在资管新规之前,解决这个问题是通过多层嵌套的模式,但目前没有机构敢再这样操作了。目前的修订内容允许一层嵌套,这就使得券商、基金专户更合法和方便的开立证券账户,这对目前萧条的委外市场形成一定利好。"张婷坦言。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文件明确资管新规允许一层嵌套,那么在此规定下不同账户平等开户的也会被逐渐放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