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间,利源精制发布中信建投的年度定期现场检查报告。报告显示,利源精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募资使用、股东承诺等多方面存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14利源债”将于9月22日迎来今年的兑付日,但8月以来公司债券两次被下调评级。
每经记者 肖达明 每经编辑 张海妮
9月13日,利源精制(002501,SZ)发布了其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2018年度定期现场检查报告。报告显示,利源精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募资使用、股东承诺等方面存在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利源精制发行了“14利源债”来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付息日为每年的9月22日,利源精制今年即将面临超5000万元的利息兑付压力。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近期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内部制度和评级质量的背景下,利源精制的主体长期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8月份以来两次被评级机构下调。
9月13日晚间,利源精制发布中信建投的年度定期现场检查报告。报告显示,利源精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募资使用、股东承诺等多方面存在问题。
围绕使上市公司陷入资金链危机的2016年募投项目“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建设项目”,中信建投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利源精制章程和三会规则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募投项目经营主体沈阳子公司投资额较大,却未及时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曾报道,利源精制的募投项目投资额远超原定预算,这一异常状况却长期未得到充分的可行性讨论,导致资金链风险出现滚雪球效应。
在信息披露上,中信建投则发现利源精制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股票质押和借款给上市公司的事宜,此前为了给募投项目筹措资金,利源精制实际控制人王民质押大量股票套取资金,甚至进行民间借贷等,为上市公司控制权稳定性埋下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王民原定的救市举措——股票增持事项,也不能正常进行下去,中信建投认为这构成公司股东不能履行其承诺。
在公司经营持续性方面,中信建投认为利源精制及其子公司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多笔借款逾期并被提起诉讼,已影响原材料采购及生产。对此,中信建投提醒投资人关注公司的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提醒投资人关注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的风险。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利源精制总资产为166.41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5.70亿元,总负债为87.3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60.22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利源精制此前公告,目前公司正在与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向金融机构申请展期和新增银行贷款,同时公司和控股股东正在积极寻求通过股权重组等方式,引入具有国有背景或者具备更强资金实力的股东为公司提供有力支持。
中信建投提醒,如解决措施无法达成且公司资金流动性情况未发生好转,则公司可能发生更多的债务逾期情况。
利源精制的流动性或将面临一次重要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利源精制发行了总额为10亿元的“14利源债”来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债券年限为5年,付息日为每年的9月22日。记者此前计算发现,按照7%的利率,到今年9月22日需要支付利息5180万元左右。若债券违约,无疑将对上市公司的信用水平造成严重损害。
在上市公司危机发生前夕的今年6月份,利源精制的“14利源债”评级机构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评级)为债券维持了AA级信用的评价,预期“稳定”。此前,虽然利源精制短期负债状况发生了变化,但联合评级一直维持AA级信用评级。
但到了8月3日,危机爆发,联合评级和债券托管人纷纷表示正在关注近期利源精制的异常情况。联合评级方面当时回应记者称:“联合评级也将密切与企业就还款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时保持沟通,一旦出现异常,联合评级将及时给出信息披露。”
8月14日,联合评级紧急下调“14利源债”信用等级为A级,利源精制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一同下调。一个月之后的9月13日,距离付息日不到10天,联合评级再次下调“14利源债”信用等级到BBB级,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一致下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监管信息共享、推进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内部制度,统一评级标准,提高评级质量等方面进行规范。
对于即将到来的付息,利源精制做好准备了吗?记者今日(9月14日)向联合评级方面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记者上午11点拨打利源精制公开电话,对方表示正在开股东会,负责人员暂时不在。此后再次致电时,电话无人回应。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