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付克友
两千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诞生,和海上丝绸之路一起,把中国带给世界。
两千年后,当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绝不只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走向未来、连接世界的宏伟构想。
5年过去,当“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其“四梁八柱”逐步建立,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崛起,这条道路的走向越来越清晰可见,在这条道路上的前行也越来越坚定有力——
这是走向未来、不断深化开放进程的大国之道,这是推动全球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之行。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一带一路”的本质,那么必定是开放。事实上,这也是中国过去40年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经验之一。
按照经济学家周其仁的说法,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是一个低一个高的两个海平面。开放,意味着在两个海平面之间打开了一个通道,实现了经济资源的对流。于是中国奇迹发生。
成功的经验需要坚持。问题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发优势消失殆尽,这两个海平面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难以形成落差和势能。
何况,欧美国家的外需不振,中国需要打通新的海平面,去寻找开放的新红利。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的一个理由:开放带来了海平面之间更多的对流。这首先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大的市场。
5年实践,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是正确的选择。
截至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达10000列,而且还在高速增长。中亚面粉、波兰苹果、法国红酒等走上国人餐桌,中国制造则丰富了海外市场。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则超过600亿美元,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
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大幅提升中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开放的大国之道一以贯之。而这种经验不只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开放之道,也是世界的开放之道。中国的大国之道,在于同时把开放中的成功经验带给更多国家。
回溯起来,中国的开放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现了自身比较优势,尊重市场规律,实现了要素禀赋的升级。
按照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经济发展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以及相应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的结构变迁过程。
同时,他研究发现,二战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能够抓住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转移战略机遇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20~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如今,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人口红利巨大,正好承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国以前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开放的环境下,正好带给很多国家,帮助他们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同时,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大,经验丰富,可以帮他们迅速完善基础设施、突破瓶颈,更多地接收投资、吸纳产业。
数据显示,5年来,中国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2个,累计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
中非合作最为典型。2000年,中非贸易额仅有100亿美元;2017年,中非的双向贸易额已达1700亿美元。
中国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张开怀抱欢迎非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这是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仅在于坚持实践中的开放之道,更在于坚守开放背后的全球化价值。
当今世界的大道之行,是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可谓“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回首人类经济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世界不断开放、交流和融合的历史。全球化的兴起,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深化了国际分工,推动了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带来了经济增长。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从来阴魂不散,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当下,成为某些国家的现实选择。
“一带一路”倡议,举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旗帜,坚守了自由贸易的价值,形成了鲜明对比。它具有非排他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又显得难能可贵。
截至今年7月,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范围自亚欧大陆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南太平洋地区。
而到今年5月,中国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伙伴遍及四大洲。
数据背后,是对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价值的坚守,也是彰显这些道义价值的具体行动。“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实践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大国之道要靠大道之行来开拓,大道之行又推进大国之道的深度和广度。就此而言,5年“一带一路”,还只是一个开端,需要更多的坚持和坚守。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