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捷克共和国卫生部国际关系特使杨•卢什卡(Jan Ruzicka)博士首次荣获2018年度的“白玉兰纪念奖”,上海市政府表彰他对推动上海和捷克在医疗卫生领域,尤其是航空医疗救援合作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祝裕
▲每经记者 夏冰 摄
9月12日,2018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颁授仪式在上海举行,来自19个国家的50位杰出外籍人士获此殊荣。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白玉兰纪念奖”是上海市设立的对外表彰奖项,每年颁授一次,旨在鼓励和表彰对上海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
今年的获奖者来自经贸、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友好交流等多个领域。他们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在各个领域为上海的建设发展付出辛勤努力,贡献才能智慧,取得突出成绩,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对外交往事业,为城市增添了独特魅力。
来自捷克共和国卫生部国际关系特使杨•卢什卡(Jan Ruzicka)博士首次荣获2018年度的“白玉兰纪念奖”,上海市政府表彰他对推动上海和捷克在医疗卫生领域,尤其是航空医疗救援合作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杨•卢什卡(Jan Ruzicka)博士在当日颁奖大会召开的间隙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
NBD:“白玉兰纪念奖”是上海市设立的对外表彰奖项,每年颁授一次,您今年获此殊荣,您现在是什么心情?怎么看待这个奖项?
杨•卢什卡:我很荣幸能够获得白玉兰纪念奖,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捷中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务实合作的高度肯定,我把这个奖项不仅仅是看做我个人的成功,更看做是参与这个项目的所有团队和工作人员的成功,包括捷克的医师、捷克卫生部我的同事,以及捷克政府方面的领导还有包括中方方面的推动人员。我坚信医疗卫生可以成为我们两国之间坚固的合作桥梁,捷克共和国非常愿意与中国分享空中医疗急救、社区卫生等医疗公共服务领域的优势经验和资源,促进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NBD: 能谈谈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结缘中国政府,从而给中国输出这么好的空中救急服务专业医疗急救项目?这背后是什么样的一个合作背景?
杨•卢什卡:我一直在坚信捷克和中国合作的最好的桥梁是贡献务实的事情给当地的人民,帮助当地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与中国几个城市的合作都是在推进务实的项目,帮助具体的人。我们在选择项目时的出发点都是在想怎么样能提供一些好的服务给合作对象。
空中医疗急救事业被称为“空中生命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急救项目。捷克虽然只有一千多万人口,但优质的公共服务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在医疗服务方面,捷克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空中医疗急救也有30年的历史。在捷中两国友好交往的大背景下,空中医疗急救成为了两国医疗卫生交流中的重要项目。
空中医疗急救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的“刚需”和“必修课”,但哪怕是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空中急救的城市——上海,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2015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上,中方表达了捷中两国在急救方面开展合作的意向。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两个友好城市上海和布拉格之间率先建立了在航空医疗救援领域的试点合作项目:布拉格帮助上海进行人员培训,还协助上海发展整个空中急救体系,并由捷克在华最大投资企业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NBD:能谈谈目前上海通过捷克方面提供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帮助后,在航空医疗救援上的提升具体有哪些改变和提升进步?这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杨•卢什卡:试点合作项目取得极大的成功,他们的进步都非常大,包括所有的医师和救护人员。截至目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三批9名医务人员前往捷克完成了培训,捷克和中国空中医疗急救服务与地面医疗急救服务技术转让得以实施,瑞金医院也发展成为国家级航空医学救援基地医院。目前该合作项目又拓展到了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且被纳入到两国政府合作管理的“一带一路”项目清单中。
今年8月24日,全国首例直升机跨省转运捐献器官诞生。这是上海瑞金医院启动航空紧急医疗救援流程的成果。仅用两小时,捐赠器官就顺利地从上海运送到了安徽合肥的受体医院,获得了器官移植的宝贵时间。作为上海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基地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已成功开展10例直升机运送危重病员的救治,是上海完成航空医疗救援任务最多的医疗机构。
NBD:除航空医疗救援项目外,中捷两国未来在医疗卫生领域还有没有其他更多合作的可能?目前有在尝试哪些接触?有没有可能中国的一些模式或者技术能输出到捷克?
杨•卢什卡: 接下来,我将不断促进捷克与上海以及中国其他城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并继续推广航空医疗救援领域的合作项目,让更多的中国管理者和医护人员了解空中医疗急救,为今后中国城市开始空中医疗急救做准备。
我相信瑞金医院项目不会仅仅是我们唯一合作成功的项目,除了瑞金医院,我们还和新华医院、曙光医院、华山医院都在进一步的洽谈合作中。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合作是中捷两国在医疗经验上的一些医生之间的交换交流;另外一个合作是公共卫生,上个星期,上海的CDC访问了布拉格,我们一起举办专业的会议,交换经验,中方比如曙光医院的中医项目的交流,也使得我们捷克方面获得关于中医的经验。
NBD:“健康上海”、“健康中国”,医疗卫生可以成为中捷两国之间的坚固的合作桥梁。特使先生您对未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否提出一些更具建设性的建议和献言?
杨•卢什卡:我认为第一,每个人都需要有医疗保险,医保不仅支持一些专科医院和门诊部,也该支持一些全科医院和老年护理院,因为中国社会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同时,争取把很多简单易见易处理的疾病放在一些基层医院就能解决掉;最后,是药房的改革,提高药品的可及性,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安全和可承担价格的药物。应该是让上海的医疗系统服务于所有人,让全民都能享受高质量和可及的医疗服务。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