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研报目标价迷局:62股有翻倍潜力,1500股能涨30%?

    中国证券报 2018-09-12 09:31

    中国证券报记者翻阅近一个月来券商研报发现,与券商分析师给出的目标价相比,62家公司的当前股价有100%以上的上涨空间,超过1500家公司有30%以上的上涨空间。

    这究竟是价值洼地批量出现,还是分析师好高骛远?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目标价普遍看多

    9月11日,上证指数一度跌至2652.70点,创近2年半新低。虽然市场低迷局面未改,但券商研报闪现曙光。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有62家公司的当前股价与券商研报给出的目标价相比,有100%以上的上涨空间;超过1500家公司与券商研报给出的目标价相比,有30%以上的上涨空间。其中,光大嘉宝、光明地产、鸿达兴业、世联行当前股价距离券商研报目标价甚至存在超过200%的涨幅空间。

    目前,光大嘉宝股价为5.89元,8月20日中信建投发布的研报给出的6个月目标价达到27.1元,这意味着光大嘉宝股价在未来6个月可能翻3倍以上。但8月以来光大嘉宝跌幅近20%,若将统计时间放大到今年以来,其跌幅超过50%。中信建投如此看好光大嘉宝的原因有三:一是业绩增长有质有量,考虑到公司近年来皆超额完成预算目标,今年将大概率兑现目标,持续释放业绩;二是地产、基金业务平稳发展;三是融资助力突破资金瓶颈。

    除去上述公司,一些知名公司被券商研报给出了翻倍的目标价。如万科A目前股价为23.34元,9月6日国泰君安给出的目标价维持53.99元,研报预计2018年和2019年营业收入增速为24%和36%,2018年和2019年EPS为3.36和4.58元。

    华帝股份也被券商研报预估翻倍,目前华帝股份股价为10.04元,8月24日东北证券研报给出的6个月目标价达到27元,要实现这一股价目标,华帝股份需上涨近170%。

    “券商作为研究卖方,因为机构重仓某些上市公司,对这些公司的目标价调高是稳定股价的一种方式。”广州司律股权基金总经理刘伟杰说。

    不乏“失败”现象

    深圳一私募人士表示,他们一般不会把券商研报目标价作为买入依据,而是在一个大趋势中决定是否买入或卖出,同时会考量当前估值是否恰当、公司基本面会否反转等因素。

    事实上,券商研报“预测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2017年贵州茅台股价一路高歌,部分券商不断调高贵州茅台目标价,甚至喊出900元的高股价。

    上交所当时就对某券商发出通报,称其对茅台研报中未说明提价信息的来源或预测依据,未对价格、销量等预估数据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进行审慎分析,亦未充分提示相关不确定性风险,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而在今年,券商研报“打脸”的案例同样不少。比如3月底,天风证券对当时股价17.23元的晨鸣纸业做出6个月24.8元的目标价,预计涨幅达40%以上。经复权后,晨鸣纸业当时股价为11.04元,但当前股价仅为6.15元,跌幅超过40%。

    分析人士指出,券商研报给出的目标价只能作为一项参考,尤其是不能仅看某一家券商的研报。如在关于万科A近期的研报中,虽然国泰君安给出53.99元的超高目标价,但中信证券、安信证券、群益证券给出的目标价分别只有31.01元、30元和26.95元。

    底部特征明显

    “我们很难判断一家公司未来股价涨多少,但会有一个大趋势的判断。我不会像券商研报那样,给出一个具体目标价。”前述深圳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券商研报给出超高目标价可理解为在释放底部信号。

    对此,刘伟杰表示,现在A股上证指数不到2700点,未来大量公司不会像券商研报预测的那样出现翻倍行情,但大部分个股未来一年出现20%、30%的涨幅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近一个月来,券商共给出2745份涉及目标价的研报,其中仅有27份属于看空,对大部分公司的股价看高大多为20%乃至更高的涨幅。这是否意味着A股底部已经到来?

    宏信证券指出,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夯实阶段,虽然制约市场上涨的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但积极因素逐步积累,由于市场情绪仍处于悲观的惯性状态,市场处于易跌难涨阶段,短期仍需等待政策效果显现及不确定性因素落地,但着眼于中长期的布局阶段已到来。

    “A股估值非常低,无论是对比国际还是对比历史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星石投资组合投资经理袁广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菲特说‘我们不喜欢熊市,但喜欢熊市带来的低价格。’现在A股市场上有许多长期逻辑好、业绩好、估值便宜的优质价值成长股。人的情绪是多变的,影响因素太多,投资者无法计算明天上涨的概率,我们现在能评估跟踪的是,组合标的是否足够好,估值是否合理。历史经验一次次证明,在熊市买入优秀公司,并长期持有,能获得极大的超额收益。”

    中国证券报记者 吴瞬

    上一篇

    早评:沪指小幅低开 油服板块延续强势

    下一篇

    安全事故频发 新能源车行业启动专项排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