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构建七大共享平台 服务四川乡村振兴

    成都日报 2018-09-03 11:27

    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三产联动,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制造、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这不仅是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四川的谆谆嘱托,也是四川省委立足新时期,树立发展新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书写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时代答卷。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对于成都来说,如何发挥好“主干”作用,辐射带动四川经济发展,既是政治责任,也是使命担当。

    “全面领会和坚决落实省委赋予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主动作为,加强协作,主动服务全省乡村振兴。”依托首位城市人才、资金、科技、信息等要素集聚优势,聚焦土地、金融、技术、市场、信息等乡村振兴核心要素,成都市将着力构建农村土地交易服务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农业博览综合服务平台七大共享服务平台,为各市州开放合作搭台、产业转型赋能、创新改革聚势、生态建设助力,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发展格局,共同构成四川区域协同、共同繁荣新格局。

    构建土地交易服务平台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

    “成交!”随着工作人员激动地报价,455元/亩的价格在电子竞价屏幕上定格。这是广元市剑阁县公店乡一宗750.6亩集体林地使用权转让,以120元/亩起拍,最终在成都农交所土地交易平台上成功流转,获得了280%的溢价率。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要素。成都农交所则是激活这一要素的现代化平台。随着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成都市搭建统一的跨区域土地交易平台,打破了束缚农村土地流动的藩篱,带动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

    依托成都农交所,成都正在加快构建全省联网的农村土地交易平台,按照“线上统一、线下联合”的思路,探索“合资共建”“独资建设”和“业务指导”等模式,与省内16个市(州)、120个县(市、区)实现联网运行,累计发布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近1.7万条,开展宣传、培训210场覆盖1.7万余人次。目前,成都农交所累计成交各类农村产权1.6万余宗、177万亩、金额850亿元,已成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交易品种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场所,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与兄弟市州的合作,为农村土地在更大范围内交易、提升价值提供有效渠道。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为四川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2017年8月,成都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现代农业创新核心区、技术集成示范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现代农业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科技硅谷。这不仅是成都农业的一件大事,也将对整个四川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成都市正在全力构建服务全川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在蓉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科技资源,组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品种研发、产业孵化,与市州共建基地264个,推广新品种355个、新技术190项,带动种植面积2100万亩,助农增收660亿元,已形成38个国家级研发创新中心(平台)和52个国家级创新研究团队;围绕“川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快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研发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全省转化应用。

    构建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 现代金融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夜晚的广安市广安区金安大道上,绿色的“成都农商银行”、橙色的“成都银行”灯箱一左一右,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这两家从成都走出去的金融机构,已深入到四川各地,在川异地设立46家分支机构,发放涉农贷款余额超170亿元、支持涉农主体7400余家。

    和这两家银行一样,中航安盟财险、锦泰保险同样在川异地设立了102家分支机构,锦泰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3亿元。

    发挥资本市场带动作用,天府商品交易所在攀枝花、南江、苍溪等地设立县域特色交易平台,在汉源推出国内第一个花椒“价格保险+场外期权”产品;成都花木交易所“花木阳光采购平台”向省内重点二级城市推广。

    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金融支持。2015年,成都获批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探索建立“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立足成都、服务全川的“农贷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三级管理、市(州)县互动”思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农村产权、农村金融等资源,搭建集政策咨询、融资对接、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结合的“农贷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接入253家金融保险机构,累计受理涉农贷款48.7亿元,成功放款5383笔、39.6亿元。下一步成都还将继续发挥四川金融枢纽作用,积极构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农贷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本土金融保险机构在市州开办分支机构,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向四川提供优质的“三农”金融服务。

    构建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 让“川字号”农产品享誉世界

    在大邑县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两位年轻设计师正在为德阳市罗江区一款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设计品牌LOGO。这款注入生态和文化标签的LOGO,将作为该公司的形象标志,参加今年底在香港举行的绿色休闲食品展,并以此走向全球餐桌。

    这是成都市倾力打造的“农业品牌梦工厂”,在建设之初便定位于服务四川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农业+设计”新模式,创新“平台聚集+人才孵化+创意品牌”运行机制,采用“团队+设计师联盟”方式,聚集培育创意设计人才,加强对农产品标识、产地、质量、包装、品牌等的创意设计。目前已引进文创设计服务团队32个、创意设计人才150余名,累计为省内外设计推出农产品品牌100多个。

    品牌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要让“四川味”走出国门享誉全球,必须提升“川字号”农产品品牌价值。成都市积极支持农业双创空间、创客中心和乡村文创社区建设,培育农业创意人才、创新团队,打造服务四川的农产品品牌孵化服务平台,联动市州开展农产品品牌设计和孵化,提升“川字号”农产品品牌价值,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

    在成都现代农业双创空间内,还创新设立了国际创新创业服务超市,建立“1314”农业双创孵化新机制,包括1个农业智库、3种形态孵化园区、1个现代农业双创中心和4大农业科技转化平台,探索孵化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 “五链相融 ”农业双创模式,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创链条,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进培育孵化载体100家,吸纳双创专家、双创导师570名,培育农创客达7720名,孵化双创主体达1065家,辐射带动其他市州和云南、贵州等12个省基地面积30余万亩。

    构建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 推动“四川味”买全川卖全球

    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产品流通带来了深刻变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无缝对接。

    充分利用良好的市场、人才、科技等优势,成都市着力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引进培育京东云创、川味中国、源本生鲜等一批新型电商企业,聚集一批电商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打造服务全川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推动“川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迈向全球。京东云创以农副产品、生鲜冷链为突破口,搭建服务全川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开通“农产品上行”通道,结合精准扶贫,助推市州优质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大中城市居民的餐桌;蒲江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聚焦品牌、商品、网络、人才、物流等关键环节,实施免房租、中转仓储费等“八免”,补贴物流包装、贷款贴息等“四补”,提供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十服务”扶持政策,园区聚集了阿里、苏宁易购、天虎云商、鲜农纷享等电商企业93家,联动镇村发展电商主体3400余家,年销售额达8.5亿元,带动兄弟市州农产品销售1.6亿元,2017年农产品出口交易额达2.6亿元。

    构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平台 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

    在崇州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产业园,一个全新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产业园”犹如一台精密仪器,正在为四川提供乡村规划、民宿设计、村庄打造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智力支持。

    在这个统筹发展平台中,“成都川西林盘培训学院、中业乡村发展设计院、中业文旅投资公司”三个实体、“设计师联盟、商家联盟、资本联盟、讲师联盟”四个联盟,实现横向的产业融合与纵向的服务能力融合,形成矩阵式融合发展体系。发挥平台创新创业团队作用,为全省不同区域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提供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成都市还组建村镇学院、川西林盘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等培训研究机构,面向省内外培养乡村规划、文创、旅游、营销、设计等各类专业人才5.1万人,为兄弟市州乡村规划、民宿设计、村庄打造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时代的变化,以融合裂变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加快孕育,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成都与省内市州共同开发乡村自然资源、共创旅游大品牌、共推旅游大线路、共优旅游大环境,联动市州开发精品旅游线路30余条,并将继续以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推进农业与商贸、文化、创意、旅游、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农业附加功能,构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带动市州拓展农业增值空间。

    构建农业博览综合服务平台 搭建四川农业开放合作窗口

    2017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在新津建设天府农业博览园;今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定在新津创办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这意味着四川农业有了展示现代、引领未来的博览平台。

    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成都市按照“省市县共建、市州联建、市场化主导”的发展思路,采取“管委会+投资公司+合作社”运行方式,引入四川发展等企业投资入股,促进会议会展中心、天府农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设施农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世界农博的东方品牌”。

    通过“体验形式创新、参与主体创新、展示空间创新、博览周期创新”会展创新策略,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将构建“会议会展中心+市州特色展馆+室外展场+大田展区”四大博览空间体系,采用“窗口+基地”模式,营造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农博+”产业生态圈,构建全球化的对外展示和推介平台,带动全省现代农业、绿色制造、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此外,依托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成都市还将采取展览展示、论坛活动、商贸对接、宣传推广等多种方式,带动四川现代农业成果展示、品牌营销、产品贸易、技术转化、投资促进,成为四川农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展示展销的重要平台和窗口。目前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和成都农博会已累计购销金额97亿元,促进市州签约项目800多个,签约金额近1700亿元。

    上一篇

    恒指、国企指数纷纷跌超1% 科技股领跌

    下一篇

    午评:两市集体震荡走低 沪指击穿2700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