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I+医疗”成人工智能新角力场 商业化道路仍在探索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31 15:49

    值得注意的是,火热的“AI+医疗”背后,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医疗的公司仍未实现盈利,AI医疗企业如何实现商业化一直备受关注。

    每经记者 张晓庆    每经编辑 张海妮    

    瑞金医院、第四范式"医疗+AI"战略合作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晓庆 摄

    近两年,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快速席卷各行各业,其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AI+医疗正逐渐站上风口。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达到96.61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AI医疗这块“大蛋糕”不仅吸引了科技巨头的入场,也让AI独角兽企业纷纷涉水。8月30日,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商第四范式和瑞金医院签署“AI+医疗”的战略合作计划。

    智慧医疗尚需跨过数据关

    由健康点与飞利浦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报告》显示,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已经在智能分诊、影像识别、病例辅助诊断、个人健康管理、基因测序、新药研发等领域有所应用,覆盖了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四大环节。

    而在AI医疗众多细分赛道中,医疗影像是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2017年7月,阿里健康、万里云对外发布医疗人工智能系统“Doctor You”,可在半小时内读完九千张CT影像。2017年8月,腾讯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利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技术辅助医生进行早期食管癌筛查。

    创投数据平台鲸准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上半年,AI医疗应用的创业项目共计完成86起融资,其中影像占31%,占比第一。

    相较而言,目前涉足健康管理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并不多,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数据关”。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命脉”,而医疗数据更被所有人工智能公司视为“珍宝”。

    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院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较于金融等行业,医学的数据没有那么规范,精确度、准确性还达不到要求。

    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医学领域还面临“小数据”的难题,有的罕见疾病没有足够的数据。不过,自2005年起,瑞金医院开始针对医院门诊病房、上海地区和全国范围糖尿病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监测,形成了糖尿病研究领域最大的数据集。

    宁光介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目前已高达1.14亿,即便按照1个医生管理1000人的需求推算,也需要10万医生。而如今,我国内分泌医生远远达不到10万,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能享受到较好的慢病管理服务,而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对糖尿病慢病诊治水平参差不齐,也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体验。并且一个医生的培养时间是非常长的,在瑞金医院培养一个合格的内分泌科看糖尿病的医生,从读医学院开始到真正坐到诊室看病大概平均需要11年时间。这就要求医院去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增加医生。

    据悉,瑞宁知糖对糖尿病预测的准确率比基于临床金标准的预测提升2~3倍。

    “AI医疗”仍处探索阶段

    “AI+医疗”也成为资本的“新宠”。公开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共获得241笔融资。其中,2017年国内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公布融资事件近30起,融资总额超过18亿元。到了2018年,资本对于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的热情依旧不减,仅上半年就有18家公司获投,总金额超过31亿元。

    无论是BAT等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纷纷抢滩。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AI独角兽的赛道布局中,均设置了医疗板块。依图科技在去年5月宣布完成C轮3.8亿元的融资时,就表示该轮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医疗行业临床应用的拓展,以及人工智能医疗团队的建设。

    不过,戴文渊坦言,现在AI医疗仍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都在探索,还没有真正的巨头。他认为,AI医疗更大的价值是在离C端用户很近的地方,比如社区,因此第四范式目前更倾向于将AI产品应用于分诊,再筛选出真正要去三甲医院的病人。

    宁光提到,AI医疗产品能否落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是不是改变了医疗行为,让医疗行为更简洁了,而不是在原有医疗行为基础上再加一个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火热的“AI+医疗”背后,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医疗的公司仍未实现盈利,AI医疗企业如何实现商业化一直备受关注。

    对此,戴文渊表示,商业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能不能给别人带来价值,有价值就会有收益。第四范式目前更关注AI应用,如何在医疗领域落地,去创造价值,让B端和C端用户满意,但后续也会进行商业化的探索,比如与保险机构、医疗机构等的合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重要通知!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第一条就超给力

    下一篇

    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决定获表决通过 10月1日率先执行5000元起征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