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世茂正式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
在2018年上半年,世茂延续了稳健的风格,数据显示其期内房地产实现销售额723.2亿元,同比上升60.3%,完成全年业绩目标的51.7%,完成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另其上半年累计签约面积45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5%。
在目前世茂的业务结构中,从各项业务的贡献率可发现,酒店、商业租金与物业管理的收入占比逐渐强化,半年期内提升幅度达到14.7%。
而开发领域,目前世茂销售项目213个,据统计,下半年世茂的可售货值近1900亿元。
这意味着,下半年世茂只需完成36%的去化率,便可以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多家分析机构则预计,世茂2018年销售额将突破1400亿元。
2018年上半年,世茂实现销售金额723.2亿,同比大幅增长60.3%。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27日,世茂销售业绩已达成1000亿元,7月和8月已连续两月增长超100%,前八个月同比去年增长超70%。
就下半年冲劲而言,上半年世茂房地产新增48个项目,建筑面积约773万平方米,权益前土地储备约为5162万平方米,总货值已超8800亿元,足以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需要。目前世茂不仅布局一二线城市,也关注一二线周边可承载外溢需求的三四线城市,公司销售项目主要分布在84个城市,共有213个项目。
截至今年下半年,世茂的可售货值近1900亿元。世茂2018年的销售目标为1400亿,截止到8月27日,世茂已完成其中的七成,下半年只需要36%去化率,便可以实现全年销售目标。
多家分析机构则预计,世茂全年目标完成几无悬念,2018年销售额将突破14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土地排布区域来看,世茂在全国热点区域均已拥有充足的资源储备,紧跟国家级战略方向进行区域深耕,聚焦具备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需求旺盛的“红利区域”,参与了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下游、海峡西岸、珠三角、成渝、山东半岛等“核心城市群”的发展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世茂还积极投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等热点区域。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储货值已达人民币2000亿元。
“未来公司土地储备、可售货值增加,同时土地布局也更加均衡,将为公司进入大发展阶段持续助力。”世茂表示。
根据年初定下的700亿拿地计划,世茂房地产下半年还有超过一半的拿地预算。
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表示:“公司今年拿地的金额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拿地面积却增加了一倍,因为我们大多数地都是底价拿的,或者和别人合作。”
“下半年拿地会谨慎一点,特别现在有一些城市出现流标。除非是有价格优势、或者特别看好一个城市。”许世坛表示。
不过,想要冲刺更高的目标,世茂不仅需要土地储备充足,还需要在财务中具备现金流充裕、合适的利润,以及偏低的融资成本、安全的债务结构。
报告期内,世茂营业收入425.7亿元,同比增长18.8%,折算下来差不多每天有2.4亿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世茂的经营规模和利润均实现稳步提升,经营利润119.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36.3%。
而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结转项目均价的提升,在银行额度收紧、限签城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世茂上半年实现回款550亿元,回款额同比大幅上升52.8%。
世茂实现毛利132.07亿元及31%的毛利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实现了有质量的增长。
与此同时,上半年世茂实现净利润也非常可观。“公司净利润率始终保持稳定,公司的销售及管理费用率逐年下降,也为公司腾挪了利润空间。”世茂表示。
长期深耕中高端领域和核心区域所积累的资源优势将在下半年集中释放,通过在一二线城市加快供货,三四线城市加快销售,下半年有望冲刺更高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世茂早年已布局了多元业务,目前部分业务已进入收获期,为企业均衡发展提供了保护。
从中期数据可见,2018上半年世茂酒店、租金和物业管理及其他收入上升14.7%至19亿元。
商业板块,世茂商业继2017年发布四大商业产品线及两大写字楼产品线,并提出“为城市的大生活”的品牌理念后,2018年再度利剑出鞘,全新发布“文化+、活力+、体验+、科技+”系列计划。
在酒店板块,世茂喜达旗下多个酒店品牌持续国际化道路和轻资产输出战略持续对外输出管理,在成立一年时间内,酒店开业数量以及项目签约数量达到55家,并计划在4年内发展100家酒店;旗下6个品牌全面开花,顺利牵手海外项目。
此外,在高科技领域,世茂与商汤科技展开了战略合作,通过布局高科技来推动产城智能升级,将世茂多元化战略布局拓展至又一全新领域,为“地产+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新的探索模式。
据了解,目前世茂的业务版图已覆盖地产、酒店、商业、主题乐园、物管、金融、教育、健康、高科技等领域,形成了多元化业务并举的“航母式集群”。
展望2018下半年,世茂则表示,将继续聚焦战略核心,进一步加快供货速度、优化供货结构。文/王宝汗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