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任芷霓 每经编辑 胥 帅
通业科技在招股书申报稿中称,公司具有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2015年~2017年,按同一控制下客户合并口径划分,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3.1%、77.76%和74.22%。
通业科技的前五大客户中,除中国中车外,还有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奥祥股份(872426,OC)引人关注。奥祥股份主营轨道通风设备,从通业科技购买各类电机产品。
不过,通业科技披露的销售金额与奥祥股份披露的采购数据并不一致,就2016年来说,通业科技比奥祥股份多计入了200余万元。
根据通业科技披露,奥祥股份在2015年~2017年均为其前五大客户,按单一客户口径划分,奥祥股份在2015年及2016年是通业科技的第二大客户,两年分别采购2443.41万元以及1969.19万元的电机及检修服务;2017年,奥祥股份是通业科技第五大客户,当年采购了1370.47万元电机及其他产品。
其实,在2015年和2106年,并非是通业科技直接销售产品给奥祥股份,而是通过其关联公司石家庄通业科技。
2016年12月15日,通业科技子公司石家庄通业电气与石家庄通业科技签署《资产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石家庄通业科技拟将部分存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资产转让给石家庄通业电气,交割日为2016年12月31日。
当年12月31日,通业科技将石家庄通业科技进行了合并报表处理。
在奥祥股份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及年报中,2015年,向通业科技关联公司石家庄通业科技采购2407.33万元,2016年同样向石家庄通业科技采购1745.76万元,而在2017年,奥祥股份从通业科技子公司石家庄通业电气采购了1394.14万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三年来,通业科技的销售额与奥祥股份的采购额并不完全匹配。2015年及2017年,双方数据相差不大,2015年通业科技披露数据大于奥祥股份数据,而2017年,通业科技披露数据则小于奥祥股份数据。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8月17日致电通业科技,一位董秘办人士称,董秘出差了。而当记者提出将问题转给董秘时,其表示:“这些事情如果有什么需要解释的话,我们会有正式的说明。现在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
每年贡献2000万元左右营收的奥祥股份并不是通业科技业绩的“顶梁柱”,通业科技每年有超1亿元的营收来自中车系。财务数据显示,单中国中车一家就占据了通业科技50%左右的营收。
2015年,通业科技向中国中车销售1.6亿元产品,占营业收入的61.99%;2016年,通业科技对中国中车的销售额为1.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65%;2017年第一个季度,中国中车已贡献了1694.67万元营收,占总体营业收入的48.67%。
通业科技也多次就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进行风险警示,并称,公司所处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特点决定了中车系客户是公司主要的客户之一。
中国中车由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而成,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不论是高铁、地铁或是机车,我国的轨道交通车辆几乎全由中国中车制造,通业科技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
通业科技主要为中国中车提供轨道交通配套电气化产品,通业科技在年报中称,所处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竞争相对封闭,而且市场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市场上供应商的数量有限。
不过,在竞争对手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通业科技仍处于“虎狼环伺”的境地。
首先是第一大客户中国中车下属子公司,如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为中国中车提供零部件配套服务;通业电器的列车供电柜产品与中车时代电气的同类产品形成竞争关系。
其次是以克诺尔、法维莱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企业,拥有更高的技术和优良的口碑;第三类则是以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征原电气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通过较高的技术水平与可靠的产品质量等优势积极参与。
通业科技则表示以较强的研发能力立足于市场,截至2017年末,通业科技拥有13项专利和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