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就像这个时代的鸦片,成瘾、愉悦,但随之而来的恶果也显而易见。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L早上起来梳头发,一把青丝轰然掉落,对着镜子一看,左边头顶居然一块斑秃。
L是一家教育培训行业的夏令营老师,从6月开始她的工作就迎来了高峰期。
每天电话、微信接不停,都是家长的报名、询问、担心,各种琐碎问题。
她最高记录一天接了58通电话,微信语音和信息加起来超过千条。
去公司楼下便利店买午饭时,她特意没带手机,回到工位一看,短短15分钟时间,9位家长、87条信息和语音连番轰炸。
电话和语音从早上她睁眼的那一刻开始就夺命连环call,直到凌晨一点她爬上床睡觉,还会有零星的微信提示音响起。
L说,我还不到30,就要秃了。
我没房子、没男友,好像全部家当就是个手机。
我承认自己离不开它,但又真的好恨它。
手机就像这个时代的鸦片,成瘾、愉悦,但随之而来的恶果也显而易见。
低头族、颈椎病、视力下降这些是摆在明面上的;
疏离的人际关系、自闭、沉溺虚拟世界、社交障碍,这些深入骨髓的伤害才致命。
我们都怨它、怪它、甚至恨它,却又都离不开它。
高晓松曾在节目里提到过在北京三里屯卖花的李会兰女士。
20多年的卖花生涯,她见证了这片天地的人事变迁。
李会兰回忆20多年前没手机那会儿:
“不像早些年,大家都没手机,人好像也没那么紧张。
姜文、姜武哥俩来喝酒,就坐那儿,聊一聊,跟周围人碰个杯,就走了。
……
现在经常是,一群人坐这儿,一人一个手机,玩儿手机都不抬头,也不咋聊天儿,问他买不买花也听不见。”
节选自《我在三里屯卖花二十年,什么没见过?》
现在,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低头玩手机。
YouTube上有个近13万赞的视频Are You Lost In The World Like Me?
短短三分钟的视频,道尽了现代社会的原罪。
惊悚写实的画面,描述了受手机“毒害”一代的标签——
冷漠、自私、呆滞,画面的最后只顾低头看手机的人都掉入万丈悬崖,但却不自知!
我们总说时代发展下人心变远、人情变淡,把这些归结为手机惹的祸。
但是果真如此吗?
想想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在干嘛?
我的文艺女青年好友发来下面这段话:
那时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随便刷个社交app都能让你和好几个人恋爱。
那时候,参加同学聚会,大家都把盏言欢、看的清彼此的眉眼与上扬的嘴角;
现在,老同学们只在朋友圈点赞,相顾无言,聚会忙着拍照、p图、发朋友圈。
那时候,下班有下班时间,做顿好饭、看部好剧、到点儿睡觉;
现在,晚上十点前脚刚离开办公室,后脚就收到老板发来的60秒语音。
那时候,过年家人围坐一团一起嗑瓜子、品年夜饭、唠家常;
现在,大家都忙着摇一摇、抢红包,年夜饭冷了无人碰。
好吧,上面这些都是事实。
可它们显得如此美好,是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给事实加了滤镜,一不小心把它们变成了动听的怀旧故事?
为什么我的回忆里也有无趣和苍白的无手机时代,每天最多了解到半径30米内的事情,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样子;
大人们过年过节团聚,围炉闲话的少,更多的是喝酒、打麻将,烟气酒味缭绕;
邻里之间所谓的情谊深厚也因为常聚但缺少话题,很快就进入家长里短的是非模式、吵架动武的不在少数。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跟着父母参加同学聚会,每次大家用10分钟聊完近况,就迅速进入忆往昔峥嵘岁月的环节。
那些故事我从小到大听了无数遍,无奈因为是长辈不好嫌弃,只好每次都假装像第一次听那样津津有味。
没有手机的时代,生活缓慢,却未必有声有色。
为什么大家都称赞无手机的时代?
马东在一期《奇葩大会》上解惑道:
因为有人觉得受到了社交羞辱。
一方看手机、一方被冷落,被冷落的那一方觉得彼此关系够好,所以不愿意怪在对方或自己身上,于是手机就成了替罪羊。
但你是真的想看手机啊,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东西能让我们超出自己的自然社交圈看到更多的世界。
没有手机时,我们被限定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只能和周围的几个人在一起。
因为没有选择的自由,了解不到更广阔、丰富的世界,所以你只能说:
“那时没有手机,我和爸妈、朋友的关系好极了。”
可内心的荒凉只有自己清楚。
在我看来,手机并没有稀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是提供了多一种选择,只是这个新选项恰好更丰富、更有趣。
更不用提,先进的技术智能手机为生活创造了360°无死角的便捷。
就像三里屯卖花的李阿姨说的:
没有手机又不行。昨天我忘带手机了,有个小伙子买花,20块钱,但没现金啊,找了4个人,都没人给他刷。
手机从来都不该为无趣的现实生活和疏远的人际关系背锅。
如果非要找替罪羊,只能“怪”我们对交流、自由和乐趣的欲望与向往正在逐渐消失。
其实由手机引起的所谓“社交障碍”和“社交羞辱”,说到底也不过是对面坐的那人没有手里这个小盒子有趣罢了。
我有位学艺术的朋友对此感受颇深。她回国后在一家艺术沙龙工作,被父母安排相亲。
和坐在对面的男士聊天气,他只会说“空气质量好差”;
聊工作,他只会说“国企嘛,我那个岗位不忙”;
聊美食,他只会说“我还是更吃得惯小杨生煎”;
聊艺术,他只会说“我小时候学了5年的素描”。
气得好友向我们抱怨:“你说我还和他耗什么呀,还不如查百度百科有趣呢。”
若你非要说手机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另一位身在美国的朋友会坚决反对。
他在美国3年,一直没机会回国,就连孩子出生都没回国见过亲人。
上个月孩子的姥爷姥姥来美国团聚,朋友之前还担心孩子认生、不适应,没想到不到2岁的孩子1小时内就和姥姥姥爷们亲密的形影不离。
多亏之前手机视频做好的铺垫——姥姥爱孙心切,每天都要和孙子视频,没想到小孩子居然认人了。
我从不担心手机会将人类的情感和生活变得更糟。
和曾经的挚友失去共同话题是难免的。
每个人走上不同的生活轨道后,故事的情节和主角自然也要切换,手机无法从中作祟。
和伴侣不怎么聊天、只会各自抱着手机玩。
这只能说明你们无法在现实生活里找乐子,要么是能力有限不会,要么是懒得为这段感情动弹。
至于和父母,代际隔阂产生的交流障碍是一直都存在的。
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也更愿意跟着游戏机跑而不是和他们敞开心扉聊天。
向来不爱阅读和锻炼的你,也许更应该感谢手机。
至少让你有了碎片化阅读的那几分钟、和在朋友圈断断续续打卡的坚持。
至于得出“手机让人们迷失自我”这种论断更是可笑。
“我是谁?”
此等天问,从千百年前,智人首次抬头仰望天空陷入短暂的沉思时就有了,手机不过是把我们和这个形而上问题的距离拉近了而已。
与其怪罪手机,不如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愿意让别人放下手机想和你交流;
而你喜欢手机多于喜欢人也没什么羞耻的,因为它真的比大多数人有趣又有料。
(本文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文章已获授权,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思小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