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普通人买不起房,富豪买房反而“优惠”3.7亿!堵漏洞,香港应当学内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17 14:34

    根据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资料介绍,随着买家印花税(BSD)和额外印花税(SSD)的引入,非香港永久居民如果在香港置业,面临着30%的超高税率。这样的措施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良好调控效果,使得炒房投机活动降温。不过,在高端豪宅市场,却有“聪明人”想到了一个避税的主意。虽然这个政策“漏洞”在内地许多城市已经被补上,但在香港还是有人因此省下了数亿元税费。

    每经编辑 郑直    

    众所周知,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买房成了普通居民一辈子头疼的大事。

    根据彭博社统计资料,以市民中位数收入计算,在香港购买一套房产需要努力工作19.4年,这个时间是伦敦(8.5年)的两倍以上。

    2016年11月,特区政府出手调控楼市,推出了提升印花税税率、增加首付比例等“辣招”,同时也在考虑增加住宅土地、房屋供给等长远举措。

    根据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资料介绍,随着买家印花税(BSD)和额外印花税(SSD)的引入,非香港永久居民如果在香港置业,面临着30%的超高税率。这样的措施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良好调控效果,使得炒房投机活动降温。

    不过,在高端豪宅市场,却有“聪明人”想到了一个避税的主意。虽然这个政策“漏洞”在内地许多城市已经被补上,但在香港还是有人因此省下了数亿元税费。

    富豪省下3.7亿港元税款

    2017年9月11日,据港媒报道,香港高银集团主席、亿万富翁潘苏通作价25亿港元入手香港南区深水湾道75号大屋。

    据了解,该物业占地2.14万平方呎,现址建有一幢3层高洋房,大屋实用面积1.39万平方呎,以此计算,呎价高达18万港元(约合每平方米193.5万港元)。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潘苏通1963年出生于中国广东韶关,1976年移居美国。

    1993年,潘苏通在香港成立松日集团,主要业务为生产家庭电器。松日电器后来因其生产的MN3720型号卡拉OK电视显示器获得成功,这款产品一度占据全国市场90%的份额,并且在甲A年代松日足球队一度成为广州的代表。

    据彭博社报道,在买下这套豪宅时,潘苏通为自己节省了3.7亿港元税款。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税务局的最新条例,对于香港永久居民,如果购买第一套以外的房产,适用的“从价印花税”标准统一划为15%;对于首次置业的永久居民来说,“从价印花税”则按过去标准,从1.5%到8.5%不等。

    然而,潘苏通这座带游泳池的三层豪宅是通过一家空壳公司持有的。在香港,当公司持有房产时,其出售被视为股权转让,税率为0.2%,与日常股票交易相同。

    根据香港公司注册处,去年8月这家持有该深水湾物业的公司发生了董事变动。潘苏通和一家离岸公司被列为该实体仅有的董事。

    根据福布斯实时排行榜,潘苏通的个人资产净值约为51亿美元。高银金融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对于港媒报道的豪宅购置价格,潘苏通无法立即发表评论。

    香港楼市“辣招”现避税漏洞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过去几年间,香港频频推出“辣招”,从资金层面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活动:

    2010年11月,特区政府推出额外印花税,打击短期炒卖;

    2012年10月,香港提高额外印花税税率,向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征收15%的买家印花税;

    2013年2月,香港全面提高印花税税率,增加交易成本;

    2016年11月5日,特区政府就宣布全面提高住宅交易的从价印花税,税率划一提高至15%,无论个人或者公司购买第二套住宅,均需交付15%印花税。

    按照最近条例,如果一个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内地客去香港置业,需要缴纳的印花税率高达30%(基本印花税15%+买家印花税15%)。如果进行短期炒买活动,则还需缴纳额外印花税:

    任何以个人或公司(不论在何地注册)名义,在2010年11月20日或以后取得住宅物业,并在取得后24个月内或36个月内将其转售,均须缴交“额外印花税”。

    对外来炒房客重拳出手,对香港本地首次置业者给予税收优惠,这样的措施,也在推出之后立即起到了良好的调控效果。

    据香港媒体报道,2016年12月,香港住宅买卖交易数为3550宗,2017年1月为3286宗,而2016年9-11月平均宗数为7055宗。来自香港税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12月,香港住宅高额印花税交易数为376宗,2017年1月为406宗,而2016年9-11月平均为2350宗,跌幅超过八成。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在香港楼市受“辣招”刺激出现成交量下跌的降温趋势时,通过公司购房避税的漏洞却在高端豪宅市场显现。

    美联物业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初以来,在山顶区和香港岛南区出售的大约145亿港元的豪宅涉及利用这种方法避税。进入2018年以后,在这两个地区通过公司股份转让的物业交易比例从2013年的13%跳升至27%。

    值得说明的是,这两个地区是香港楼价最高的地区之一,豪宅价格动辄上亿港元。

    Landscope Realty首席执行官Koh Keng-shing指出,许多买家表示他们只会考虑通过空壳公司购买房产。

    内地多个城市限制企业购房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内地多个城市已经推出措施,限制企业单位购房,堵住了香港楼市出现的这种调控政策漏洞。

    第一个出手的是古城西安:

    6月24日,西安提高限购门槛,要求在全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紧接着在6月25日,长沙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暂停企业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已购买的商品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满5年后方可转让。

    6月26日,杭州住保房管官方发文《关于九龙仓珑玺项目公证摇号的情况》,文中要求:杭州限购区域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房)。

    三天之内三座省会城市接连出手,让人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个政策漏洞的存在,也加快了其他地方“打补丁”的进程。

    7月2日,上海出台规范企业购房的暂行规定,要求企业在上海市购买商品住房必须同时满足

    (1)设立年限已满5年

    (2)在上海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已达100万元人民币

    (3)职工人数10名及以上且按照规定在该企业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满5年等条件(已缴纳税款金额满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除外)。

    同时,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年限提高至5年。

    7月31日,深圳政府在线网站发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规划国土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购买深圳商品住房。

    8月3日,江阴市住建局出台《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通知》,文件提出:禁止企事业单位以单位名义或利用职工团购等方式炒卖商品住房。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隐瞒不报或为其提供便利的,暂停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权限。

    8月13日,南京成为第7座发布类似规定的城市。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官方微信号“宜居南京”发文宣布,在全市范围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商品住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开一家火一家 苏鲜生靠什么圈粉?

    下一篇

    两市尾盘再度下行 沪指跌1%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