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自此中国大地发生神奇的改变,“中国经济奇迹”也在过去的40年中成为全球社会热议的话题。2018年,改革40周年,近代工业文明的杨浦也开启了走向国际滨江岸线的长远征途,全新“城市高端区”正在到来。
2014年,杨浦滨江终于在不声不响中迎来了地价破40000元/平方米的时刻。
显然,脚步是“滞后的”。作为上海“内环城心”,作为黄浦江“滨江岸线”,见惯了陆家嘴滨江的“大开大合”,也见惯了卢湾滨江、徐汇滨江的“横空出世”,北线滨江的价值似乎一直被低估。
然而,过去的10年,实际上是上海城楼市内环心脏地带“告别的10年”,土地供应锐减,新盘供应锐减,大势所趋。及至眼下,内环已然成为“屈指”可数的新盘“遗珠区”。
也由此,低调慢走的杨浦滨江,2018年转瞬成为内环楼市的“主舞台”,东外滩——伴随着区域规划发展的“大升级”——也伴随着上海“航运”与“金融”中心的建设——正成为高端楼市的“香饽饽”。
极具想象力板块?
穿越近代百年工业文明的杨浦,是历史繁华的缩影。换句话而言,即杨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曾经的上海。
史料显示,包含中国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水厂,以及第一家纺织厂,工业码头,皆诞生于杨浦,杨浦有着历史的底蕴,是“原生与土著的上海城市文明”。
然而,比历史更重要的是,杨浦内环的“硬件存在”——天赋内环内地段——一线滨江——离陆家嘴3公里、离外滩4公里——轨交4号线、12号线、杨浦大桥、军工路、大连路隧道……居住在这里,是繁华中心与天赋资源的“合集”。
而事实上,不止于“硬件”,重磅规划的“东外滩”更是眼下城市发展更大的亮点之一。
根据规划,杨浦大桥两侧区域和复兴岛将成为上海市重点开发黄浦江“4+1”计划的重磅版图。其中复兴岛——将建设成为上海市中心独一无二的环岛生态生活区;江浦路——将成为集休闲、娱乐、知识为一体的“渔人码头”;与北外滩衔接的区域则将构建“上海国际商贸综合服务区”,生态、生活、商贸全面而来,要带给上海的是焕然一新的城市“高端区”,显然远景潜力明显。
实际上,伴随着过去几年规划打造的推进,杨浦滨江正迎来区域发展的红利兑现期,内环内城心地段,更加国际前沿时尚的生态生活区,有着历史底蕴的城市建筑,杨浦滨江,将必然是未来数年内上海最具潜力的“城心”板块。
稀有内环内“遗珠”
2018年,上海楼市继续充满着“戏剧性”。
最耀眼的,无疑是代表内中环核心塔尖居住的“翠湖天地们”的惊人认筹比,118:385、437:3127的数字表象下,彻底改写了人们对于千万豪宅以往的“高冷”崇拜。
而背后,其实际凸显的正是内中环城心地带新盘供应稀缺的本质,一句话,即购买上海内中环核心区新盘的机遇正变得逐步稀少。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上海楼市中环以内总计新开楼盘未超过10个,而外环外新开楼盘则占据绝对优势,楼市“主战场”外移是大概率事件。同样,在土地拍卖市场,2018年上半年内中环新招拍商业住宅土地寥寥无几,意味着未来机遇的进一步稀缺。
也由此,昂贵高端的内环内人居在未来将会变得更加“稀有昂贵”是大概率事件,而眼下仅有的内环内新盘机遇则显然是“遗珠”级别的存在,正如崛起的东外滩,是稀有的内环内人居的“出手窗口”。
阳光城上海“新标杆”
7月,阳光城上海首个超级高端项目阳光城滨江悦正式售罄。
意味着,阳光城集团在上海楼市的首个“标签名片式作品”的完美谢幕。而作为上海楼市的一线滨江大宅和塔尖项目,阳光城滨江悦不仅是阳光城集团的封面作品,更是“二代产品的门面代表”,显然代表着阳光城的高端功力与水准。
而也由此,自择址开始,阳光城便选择极具历史底蕴的东外滩,并落位一线滨江打造,在人文天赋与稀缺资源的占有上精准落位,同时瞄准板块崛起契机——“全新上海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载体”潜力,紧握在手,占据未来强劲价值前景。
而眼下,随着阳光城滨江悦的完美落幕,瞄准塔尖上海的阳光城再次布局东外滩,秉承“滨江悦”标准,升级版二代产品——阳光城新作将盛大亮相,示范区即将迎来公开。
根据介绍,升级版产品“以用户为导向”,更加注重打造视角的切换——即以用户视角创造与设计,将设计语言转化为生活功能与舒适享受度,更加具备品质感及实用性。
最明显的体现,即会更注重温度社区的打造,并且通过调动引导业主,开发商创造各种平台和机制,让业主和社区重回传统有温度的生活氛围,形成完整体系,进一步解决高端居住的痛点,房子之外,更有社区内容。
同时,强调自然之美的海派景观将融入新作社区,下沉庭院+会所花园,儿童活动场地,小区后花园,单元独享花园,景观连廊等……将成为品质之外的亮点。
无疑,对于稀有的内环内以及崛起的东外滩,阳光城新作将是人们入主的又一次机遇,深厚产品力与强劲发展前景,将是内环人居的“上佳价值组合”,不容错过。
2018,上海聚焦“东外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