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一天签约12个新项目180亿投资 这就是成都的“软实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16 22:20

    作为中国首批西部唯一的软件名城,成都的软件行业发展备受关注。2017年成都的软件产业规模达到了3544亿元,实力强,发展潜力大。

    每经记者 谢孟欢    每经编辑 官远星    

    “十年前,软件企业约500家,软件行业产值不到1000亿;十年后,规上软件企业已经超过1600家,产值更是超过了3500亿。”这是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陈宇红对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最直观的感受

    8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开幕式暨2018数字世界博览会主题大会(以下简称“软洽会”)在成都开幕,陈宇红在现场发表了“构建中国软件产业新生态”的报告,而上一次他站在会议现场,正好是十年前,用他的话来说,成都的软件产业的“十年变迁”完全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中国首批西部唯一的软件名城,成都的软件行业发展的确备受关注,就在会议当天,近1000家国内外软件企业便齐聚现场,围绕软件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共话行业未来趋势与方向。

    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顾问、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看来,“未来,软件以信息服务业的渗透性和融入性,对各行各业的作用明显提升。”而这也是现场多位专家所提出的观点,即“软件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性越来越强”。

    对于成都同样如此,就在当天,12个新项目便在现场签约,总投资达180亿元,“软件+各行业”的模式也将成都进一步实施。

    成都“软环境”的国际化

    “今年的软洽会现场,出现了不少外国面孔。”对于连续参加多届软洽会的何先生来说,留学生、驻华领事……会议现场的“国际化”元素的增加,也让他意识到,原来成都的软件产业发展已经越来越国际化。

    在吕新奎看来,15年来,软洽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以及软件业重要的合作交流平台,对促进中外软件服务业的技术合作与商贸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成都软件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7年成都的软件产业规模达到了3544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五位,实力强,发展潜力大。”吕新奎说。

    毋庸置疑,快速的发展也会引起资金的投入与各方的关注。

    在会议现场,中创为(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中创为量子通信和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九次方数字星河”项目等12个项目实现现场签约,总投资达180多亿元。为成都的“软环境”再增添影响力。

    而“软环境”的国际影响力也愈发明显。据统计,软洽会首日,约有900家国内外软件企业、科研机构等代表参与大会活动,人员总规模超过10000人次,参会嘉宾及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期举办的“国际数据集团(IDG)2018(第三届)数字世界博览会”也进一步促进了成都软件产业打响国际知名度。

    IDG亚洲区副总裁徐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iWorld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将把成都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优势,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数博会也会分享全球发展趋势热点,打造生态型、国际化的产业交流高端平台。

    “比如在今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开发创意大赛(成都站)上,就有不少来自硅谷、挪威等地的参赛项目。”徐洲说。

    软件“蚕食”各行各业

    未来软件行业的趋势是什么?软件行业的进化方向在哪里?在下午议程开始前半小时,一场以“软件产业的进化方向”为主题的分论坛便早已挤满了观众,而这场论坛原本是一个“50人会议”。

    事实上,不止是现场观众,“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各行业关注的重点。

    正如成都市副市长刘烈东所说,“我国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信息网络技术已成为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软件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领域。”

    的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的融合,软件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那么,未来,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软件正在蚕食世界,每一家公司都在变为软件公司。”华为云DevCloud首席规划师王维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软件、软件技术、软件思维会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蚕食并不是让其他行业消失,而是软件能服务各行各业。”

    这与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的观点也不谋而合,“软件产业是一个工具性产业,未来一定要与各种传统产业融合。”

    对此,吕新奎也表示,软件产业对各行各业的作用明显。

    他分析,首先是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制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二是推动智慧城市加快发展,“比如华为等企业依托技术创新,推出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一系列的城市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推动城市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吕新奎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职业年金入市又有新进展 托管人评选工作正在进行

    下一篇

    京东二季度财报净收入同比增长31.2% 持续投入供应链能力加持电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