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远吗

    中国汽车报 2018-08-16 08:50

    编前:这是一个被戏称为“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埋单”的时代;这是一个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不到最后无法断定谁能胜出的时代,但无论移动出行将迎来怎样的变革,实现盈利始终是分时租赁企业无法避开的终极命题。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提出,随着长续驶里程电动汽车的应用和普及,分时租赁企业的车辆日均使用次数有望提升,400公里续驶里程或是盈亏平衡点。届时,分时租赁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盈利难题能否迎刃而解?制约企业降成本的因素还有哪些?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如何影响分时租赁行业?带着上述问题,《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了三位业内专家,从多角度对上述问题加以论证、评析。

    ►访谈嘉宾

    Gofun出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谭 奕

    GreenGo绿狗租车副总经理……………………………范永跃

    罗兰贝格项目经理………………………………………徐虎雄

    ♦有帮助但挑战更多

    《中国汽车报》:过去,在分时租赁企业使用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仅为100~200公里,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300~4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已经投放至市场,并逐渐进入分时租赁行业。此前,由于人力和成本等原因,分时租赁产品大部分在晚上充电,续驶里程的提升有望大大增加产品日间的使用频率,从而提高租赁收入。续驶里程提升至400公里,对分时租赁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否有根本性改变?

    谭奕:车辆续驶里程增加确实有助于企业提高盈利水平。今年我们已经陆续采购了一批续驶里程为250~3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发现与此前相比,购车成本增加不多,在此基础上,由于续驶里程的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也随之增加,甚至可以实现一辆车只需两天充一次电,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从而提高了企业收入。

    范永跃:在我看来,续驶里程的增加确实是推动分时租赁企业实现盈利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恐怕难以成为决定性因素,如若不然,并不存在里程焦虑的传统燃油汽车分时租赁企业为何仍面临盈利难题?

    徐虎雄:据我了解,目前行业里一辆纯电动汽车的日均租赁次数为2~3次,加起来的使用里程其实远远没有达到产品上限。不过,续驶里程的增加可提高车辆的日均使用次数,原因在于原先车辆的续驶里程较短,有远途需求的消费者在查询剩余行驶里程后可能会选择放弃,但续驶里程增加之后,消费者使用分时租赁服务的意愿将提升。

    《中国汽车报》:作为分时租赁最早的践行者,美国的Zipcar历经11年终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到两年就被传统租车公司巨头安飞士收购;2011年成立曾经轰动一时的法国分时租赁企业Autolib正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危机,巴黎政府可能提前结束与Bollore公司签订的一份有效期至2023年的合同。纵观国内的分时租赁企业,鲜有实现盈利者,分时租赁这一新业态实现盈利面对的最大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谭奕:Gofun进入行业较早,虽然遇到了早期纯电动汽车产品不成熟等问题,也在运营、管理、网点维护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付出了试错成本,但我们也因此获得了极为宝贵的机会成本。目前看来,要实现盈利,必须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优化成本结构,续驶里程就显得尤为关键,续驶里程长的车辆不仅可以足够支撑起每天的周转率,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剩余续驶里程超过100公里的车辆最受欢迎,如果只有30公里续驶里程,即便用户的用车需求仅为十几公里,也不愿意选择分时租赁产品。

    范永跃:停车费用是分时租赁企业难以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且不谈停车位的稀缺,停车费用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如今大力支持和鼓励汽车共享化,但停车位和停车费的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此外,在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也给企业增加了一定的成本负担,例如要求配备GPS、人脸识别和警报系统等功能,平均一辆车需增加4000元左右的成本,这些费用都需企业自己埋单,盈利自然难上加难。

    徐虎雄:当前,分时租赁服务在中国市场还没有普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分时租赁企业的网点分布不够多,当用户需要行走500米以上的距离才能取到车时,往往就会导致客户的流失。

    ♦盈利还需3~5年

    《中国汽车报》:分时租赁面临的挑战很多,包括牌照、停车位、系统管理和车内清洁等,当前,几乎没有企业迈过了盈亏平衡点。就整体行业情况而言,分时租赁离盈亏平衡点还有多远?

    谭奕:分时租赁行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其可持续性,一味“烧钱”断然不可取,追求盈利势在必行。实际上,我们已经在某几座城市实现了资金的正向流入,但由于单个城市的运营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和普遍性,因此目前还未实现全盘盈利。但对于Gofun来说,实现盈利已经不远,大概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范永跃:目前在某个区域或者三四线城市,分时租赁有望在近期内实现盈利,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能获得政策的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且随着用户习惯的慢慢养成,加上行业发展逐渐成熟和规范,3~5年内有望实现盈利。

    徐虎雄:与国外相比,其实国内的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由此导致更多人愿意选择网约车而非分时租赁,原因在于有司机开车的出行服务费用并不比自己开车的花费高出很多。因此我认为分时租赁真正实现盈利或许需等到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的那一天,否则在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相信更多人会选择别人开车,而不是自己开车。

    ♦租车费用仍占主导

    《中国汽车报》:分时租赁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车辆租赁费用吗?无人驾驶等新科技将如何影响分时租赁行业?

    谭奕:我认为分时租赁虽然不同于传统的汽车租赁业务,但实现盈利的前提是租赁费用能平衡管理和运营等支出。至于无人驾驶技术,它与分时租赁更像移动支付和互联网购物之间的关系,只有用户先形成了互联网购物的习惯,才能更好地接受移动支付这一新模式,而非移动支付促进了人们从传统购物方式转变为互联网购物。因此,到了分时租赁行业真正发展成熟和壮大的那一天,无人驾驶技术只是使这一出行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而已。

    范永跃:租赁费用占到分时租赁企业收入来源的70%以上,另外的30%需要一些其他模式和方法进行补充。

    徐虎雄:目前看来,企业的盈利来源主要还是租赁收入。虽然现在有部分企业进行一些衍生业务的探索,例如车身广告,基于位置定点推送广告,甚至包括把分时租赁车辆用于快递接送站等,虽想法很多,真正落地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对于分时租赁企业来说,还应着力提高运营效率,提高车辆租赁的整体收益。

    编辑:陈伟

    上一篇

    特斯拉成立特别委员会 以评估私有化交易

    下一篇

    山东汽车制造业迎重大重组 潍柴、中通合为一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