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秦风 编辑:刘琳
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在此过程中,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等方面的考量,亦愈发重要和迫切。
诸如供水保障体系建设,在城市生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中,不仅是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更是一项事关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问题。
以西咸新区为例,该区域如今通过在水务、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方面的不断发力,剑指宜居和营商两个环境建设。由此带来最大的变化,便是整个新区的城市骨架、承载功能“水涨船高”,区域后续发展充满想象空间。
近期,西咸新区更是相隔不足十天之间,在水务方面再度出击。
辖区内第二水厂、第三水厂相继开工,前者保民生,后者促工业。意图再明显不过,新区意通过场外“王牌”的打造,维系和突出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确保其“大西安新中心”定位实至名归。
壹
不久前,两个水厂的开工仪式分别在空港新城、秦汉新城举行。
据媒体披露,西咸新区第二水厂,水处理能力设计总规模50万吨/天,一期工程设计规模20万吨/天;第三水厂的水处理能力设计总规模10万吨/天……
现代化水厂,功能自然一应俱全,如净水设施、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设施、应对水质风险的深度处理单元等。
水源方面,主要依托“引汉济渭”工程。该工程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陕西省内南水北调的骨干工程,预期在2020年具备供水条件。
此外,作为水厂建设方,西咸水务集团此前曾与陕西省宝鸡峡管理局签订了《供水意向书》。无论是水的来源,还是量的供应上,两座水厂运营后所具备的作用,都颇具想象力。
不足十天连续开工两座水厂,西咸水务集团及其母公司西咸集团,助力新区宜居、营商“两个环境”建设的举措还是很给力的。
具体而言,两座水厂功能和定位各有侧重,既是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又避免了企业与居民之间出现“优质水资源”的争夺——第二水厂建成投用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泾河新城的居民群众,将喝上汉江水;第三水厂则主要满足新区工业项目生产用水之需,以后还计划为新区的静脉产业园及周边企业提供用水保障。
贰
区域发展,无论是经济、民生、环保、还是医疗、教育、水务等,都离不开项目建设。而这些民生项目工程,又处处与招商引资相关。
作为大西安当前最热的投资板块之一,西咸新区的一些举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同时亦可从细节之处一窥区域整体的智慧量级。
随着内外部因素的集中发力,西咸新区在“招大引强”中屡有斩获。但当下区域发展面临着一个普遍状况,那便是在企业投资力度相对有限的前提下,招商引资在各城市区域版块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竞争。
就个体区域来讲,需要在营销与招商引资方面建立起竞争意识。这种意识,既涵盖了区域整体定位、产业定位,在如何持续改善投资环境上亦需加大考量。
西咸新区在这方面拥有着不小的优势——无论是物理空间的可开发和塑造性方面,还是机制政策的运用上……
今年上半年,除了两个开工的水厂外,新区在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明显力度加大、速度加快。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掌握到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新区基建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3.3亿元,占年计划的52.6%;此外,民生工程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14亿元,占年计划的63.1%。
归根结底,“两个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区域经济竞争力之争,实则更多的是营商环境之争。
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城市骨架、承载功能亦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加快了宜居环境和营商环境的快速成形。如此一来,“招大引强”无疑会更加水到渠成。
叁
纵观这些年的发展,西咸新区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其改革发展的红利正在迅速释放,正在成为推进西咸一体化、引领大西北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
与之很好的佐证,作为大西安新中心和这座国家中心城市最具国际、现代、时尚潜质的核心区,西咸新区发展基调与格局无不体现着变化后的优渥。
诸如,新区邀请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专门为区域规划把关。在此划出了一条代表西安未来城市发展中心的新轴线。未来,这里有望成为“西部开发开放创新发展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重要节点”。
再者,西咸新区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力建设大西安新中心、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亦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仅今年上半年,新区生产总值增长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两项增速均列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引进内资和外资等方面,增速也均领跑全省。
延续良好趋势,这里自然会成为陕西追赶超越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