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粉巷财经】作为西安人,我曾羞于谈“国际化”……

    2018-08-14 18:11

    记者:舍瓦 编辑:刘琳

    八年前,西安被国务院赋予“国际化大都市”定位,顶层设计中给足面子。

    八年后的今天,坊间谈及此话题,常含戏谑之意。

    主流观点认为,西安经济实力与一线城市相去悬殊,难承“国际化大都市”之重。

    但仔细想想,这种解释并不足以令人信服。西安地处西北,经济环境本就难与北上广深同日而语,这种情形下,国务院仍赋予其继北、上之后的第三座“国际化大都市”定位,GDP显然非绝对考量因素。

    事实上,国际化大都市是有评价体系的。定位“国际化大都市”,实质意义在于,其诸多评价指标,为城市高标准建设、重点突破提供导向——这也是国家层面对西安的高要求和大期待。

    然反观西安,过去多年间,除官方喊过一阵口号外,建设思路并不明晰,更遑论大举推动。

    此一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剧情落幕,坊间回过神来,不以为然并不奇怪。

     

    吃了忽视“国际化”的亏

    镜头拉回多年前。

    在国务院“厚爱”西安之后,国内曾涌现一批自主提出国际化建设的城市。不排除“挤热闹”的成分,但仅此理解,又显肤浅。

    前面说过,定位国际化城市,实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套高标准——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好比企业的成长,个人职业生涯的进步,缺少远大目标激励与科学机制考核,自然会变得状态涣散。

    国际上,不乏一些热衷于“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排名的机构,GaWC(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一个。

    在GaWC的世界城市评价体系里,GDP只是考量因素之一,金融、旅游、区位交通、外籍人口、总部经济、领事机构、国际会展、生态环境、国际社区配套等诸多指标,亦囊括其中。

    所以说,西安这些年,真是吃了忽视“国际化”的亏!

    比如,按照国际化标准,实在不该出现那些密集的韭菜楼……西安之所以被揶揄“国际化大县城”,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粗糙的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形貌,以及由此导致的宜居性、归属感等要素缺失。


    早年,某著名互联网企业因环境问题放弃西安而落户他城,某通信巨头也曾表示西安缺乏满足高端人才需求的居住产品。

    还有去年11月,罗永浩将锤子科技整体“搬家”到成都时讲,“我全家都搬过来了。公司一些犹豫的人,来成都逛了一圈,也决定要来了。”

    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中国已迈入品质生活时代——这也是一系列人才新政之余,人口快速流入的西安当前仍需反思的地方。

    回过头再看,一些自主提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因为内生自觉,反倒是遵循了国际化的要义,城市吸引力令人瞩目。

    GaWC最新一期世界级城市名册上,仅中国区,就有14座城市位列西安之前。成都更是连跳数级,排在继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广州、深圳之后的第7位。

     

    现在应该怎么办?

    此前的一场官方会议上,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强调,“要清醒认识差距,突出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要认真思考‘10个够不够’,一步一个脚印,以点滴进步、持之以恒加快大西安国际化进程。”

    换言之,强化国际化意识,量化标准,是当前亟需的。

    如此,这座城市的各个区域、领域,在冲刺国际化的过程中,以此导向,我们差在哪儿,差多少,怎么补,补到什么程度……方有章可循。

    举例来讲,中央商务区作为总部经济主要载体,是国际化城市的参考要素之一。如纽约曼哈顿CBD、上海浦东新区CBD、硅谷CBD等,为所在城市加码同时,给世人亦留下深刻印象。

    西安正在打造规划范围122km²、涵盖新中心CBD的新轴线,顶层设计中,其包含四大功能区——商贸都会区、科统创新区、山水休闲区,以及服务CBD(乃至周边的能源金贸区、文教园、华侨城、硬科技小镇、交大创新港等)高端人口的国际级生活配套区。

    当前,海航物流等一批企业(区域)总部已相继落户于此,备受关注的501米丝路国际中心,也将在此崛起。

    长远来看,新轴线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科创引领轴、产业轴、交通轴和形象轴的叠加,被视为大西安未来5到10年的价值高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诸多梦想。

    问题是,“白纸作画”,其能否在起步阶段便严格遵循高品质高标准,如那些举世闻名的CBD一样,除高耸的写字楼之外,在生态、尺度、配套、住所、归属感等方面,为大西安打造一个极具归属感的国际样本,解决不断流入的高端人口后顾之忧——这其实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何止于此,对于志在国际化的西安而言,方方面面可能都面临这样的反思。


    继续解剖这只“麻雀”

    在研判市场需求和土地条件后,服务新轴线的国际生活配套区使命,最终交于西咸国际文教园。

    这里生态环境不错,北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5000亩大西安中央公园,东南毗邻昆明池,沣河、沙河、沣邑河与农田相映成画,奉献了烟波浩渺的本底。以国际社区为导向,其人均生态绿地可达70㎡,接近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华沙。

    区位交通亦颇为理想,与新轴线其它三区功能互补,能够快速到达机场、阿房宫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零换乘通过地铁5号线到达市中心。

    市场总是用脚投票,在土地供应放缓,房价一路走高的情况下,国内TOP30房企几乎都踏访了这里。

    考虑到国际社区“外捷内宁”的特性,文教园是比较适合的。能否站位国际高度,可能是西安当下对这片区域最大的期待。

    梳理世界知名案例,曼哈顿59.6km²,配套国际社区8.7km²;硅谷43.3km²,国际社区5.9km²。配套比例均14%左右——这种经过历史验证的比例,无疑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比对来看,规划范围14平方公里的文教园之于新轴线比例,与上述两个案例比较接近。

    当然,这些都是基于先天条件的研判,只能说明,文教园在生态环境、空间尺度及依托地形地貌可打造的住所形态,包括前几年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及在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招商等方面的积累,契合了此前王永康提出的“八个大”与“十个国际”中的诸多要点,能够也比较适合承担起服务大轴线和CBD的使命。

    但正如本文始终主张的一个观点:国际化不是喊出来的,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必需明确的指标体系来支撑。

    文教园分管规划工作的副主任石时,钻研这项课题已有时日。在笔者走访中,他用“五个最”来直观定义这片区域的未来——最生态的环境、最舒适的尺度、最完善的配套、最宜居的住所和最强的归属感。

    石时介绍,“五个最”形成五大体系,参照国际范例,又各自细分20多条、共计100多项二级指标——通过技术手段和规划管控来实现国际水准,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相比于过去我们老是喊口号,不研究,不量化,的确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操盘手的信念和坚持——华盛顿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最后,再将视线从这只“麻雀”移开,话题的意义,更多在于国际化、标准化意识的价值诠释。

    这种意识,对于冲刺国际化城市的西安当下而言,善莫大焉!

     

    上一篇

    【粉巷财经】怎么看泾河新城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对话

    下一篇

    【粉巷财经】渭南,如何正确与西安发生“关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