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不少存量定增主题基金逐渐踏上转型之路,其中部分基金已完成转型。从转型的角度看,部分产品转型为普通的股票或混合型基金,部分产品则选择到期转型为投资二级市场的LOF基金。
随着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加之市场走势分化显著,年初以来,不少存量定增主题基金逐渐踏上转型之路。从转型方向上看,二级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成为首选。
业内人士表示,转型之后,基金投资灵活性增强,收益将主要来自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但想在定增基金转型之后获得持续可观收益,还需要机构夯实投研、精准选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今年以来定向增发主题基金近七成为负收益,自成立以来的亏损数量接近50%,部分定向增发基金单位净值下跌已超过20%。
对此,大唐财富高级研究员曹琪表示,近两年市场走势分化显著,大量定增股票出现了系统性下跌。从投资策略上看,目前市场还是有很多轮动的结构性机会,但是定增基金受限于基金模式,无法调仓,不能抓住板块轮动的盈利机会。
除业绩不佳外,部分定增基金规模也有所下降。北京某公募人士表示,定增投资在2017年定增新规和减持新规出台之后,锁定期限大幅增加,市场缺乏长期资金,原有定增基金如果封闭期限较短,就难以参与新的定增项目投资,造成定增基金规模缩减。
“从整体来看,定增亏损、规模缩水与市场下跌和经济去杠杆不无关系。”淳石资本董事兼证券投资事业部负责人杨如意表示,减持新政规定定增需要2年才能通过集合竞价减持,大大减少了投机资金的参与。另外,需要股权牌照的私募机构才能参与,这也大大减少了参与定增的私募数量。
“但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当前定增的困境。”曹琪表示,到目前为止,跌破发行价的定增股票有200多只,破发股票中存在许多优质标的,如果有优秀的基本面作为支撑,这些公司未来股价上涨的诉求还是很强的,这也可以成为一种投资策略。
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不少存量定增主题基金逐渐踏上转型之路,其中部分定增主题基金已完成转型。从转型的角度看,部分产品转型为普通的股票或混合型基金,部分产品则选择到期转型为投资二级市场的LOF基金,如广发睿吉定增、国投瑞银瑞泰定增、博时睿益定增等产品。
上述北京某公募人士表示,定增基金转型大多是转型为二级市场主动权益基金。转型的难度主要在于定增基金原有定增项目的合理退出与新的主动权益投资策略的平稳转换。曹琪认为,在转型期内,参与定增项目的基金产品需要在到期日之前让定增项目陆续解禁卖出,所以其股票仓位会持续下降,这类产品最后只剩下现金管理类资产,基金的波动会下降,以应对到期日后投资者赎回的需要,如果遇到市场大涨有可能错失机会,这也算是转型难点之一。
对定增机构来说,转型之后也将面临挑战。曹琪表示,过去在定增容易赚钱的时期,比拼的是定增基金管理人拿票、拿份额的能力,而转型成普通公募基金后,对管理人二级市场的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夯实投研、精准选股,才能在定增基金转型之后获得持续的可观收益。
记者注意到,除了二级市场,少数定增机构也把目光投向了股权投资。杨如意表示,对真正有研究实力的公司来讲,做定增与二级市场差别不大,都要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研究,但是却和股权投资有较大差别。“定增是到期肯定能够退出的,项目标的也是公开,但股权投资的难点在于投资标的寻找与退出,投资期限比较不确定且相对定增长很多,需要这部分转型做股权投资的机构匹配足够的实力。”
前述北京某公募人士表示,转型为二级市场基金之后,基金所投资产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定增基金大部分资产要投资于定增项目,锁定期长,所投资产受限,转型为二级市场基金之后,基金投资灵活性会大幅增加。
“转换后,基金将不再以定增作为主要投资策略,基金流动性增强,但关键在于投研能力,没有投研作为基础,定增或二级都是做不好的。”杨如意表示。
定增基金转型之后,收益将主要来自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与之前收益主要来自参与定增有着本质的区别。曹琪表示,转型之前,定增是用时间换收益,收益来自于折价和募集资金支持下公司业绩的快速成长。转型之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股票市场的博弈,虽然无法获得折价收益,但是选股范围更加广泛,有利于管理人抓住结构性机会,获得收益。
“只要上市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估值相对合理,二级市场投资基金同样可以持有周期很长。”曹琪表示,二级市场基金收益来源根据持有周期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持有周期短,靠估值赚钱;另一种是持有周期长,靠业绩赚钱。两者没有本质矛盾,根本上都来源于对行业与公司的深入理解,对投资时点的合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