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鞋类制造试水“机器换人” 智能生产尚待规模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08 16:27

    随着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传统鞋类从粗放式规模增长,逐渐迎来向个性细分品类纵向渗透。面对变革,一些知名企业在通过智能化技术节约成本的同时,还提出柔性生产的概念希望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定制鞋类的需求。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实习记者 王帆    每经编辑 陈俊杰    

    一提起制鞋业,“劳动密集”是它难以摆脱的标签。近两年荡起的“智能制造”春风,如今也开始吹到鞋企。

    8月7日,国内主要女鞋企业天创时尚(603608,SH)正式启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率先将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时尚女鞋量产。天创时尚董事长李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开启智能生产线是应对生产成本上升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必须做出的选择。

    记者注意到,百丽国际、星期六(002291,SZ)和奥康国际(603001,SH)等知名鞋企,也曾在过去几年提出布局智能生产的计划,但至今未见较大“水花”。鞋服行业观察人士马岗表示,目前行业将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做到成规模的企业还比较少,尚处尝试阶段。

    作为制造业的典型代表,鞋类的生产流程一直比较传统,劳动密集的特征难以改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加之消费者在和企业的关系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不少鞋企开始谋求转型。

    记者梳理多家国内上市鞋企年报发现,红蜻蜓2017年皮鞋产品的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6.78%,毛利率比上年减少1.8个百分点,红蜻蜓在年报中称是由用工成本的攀升所致。

    天创时尚KISSCAT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王海涛告诉记者:“以前的半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是一千对,现在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能提高30%~50%,减少了差不多一半的人。”

    随着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传统鞋类从粗放式规模增长,逐渐迎来向个性细分品类纵向渗透。面对变革,一些知名企业在通过智能化技术节约成本的同时,还提出柔性生产的概念希望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定制鞋类的需求。

    所谓柔性生产,是与大规模生产的刚性生产相对应,以多批次、小批量、周期可控为特点。王海涛告诉记者,以前因为换线成本非常高,很多生产线上都有例如“不够三百对,这条线不能开”的规定。智能化生产线的启用可以省下换线的成本,而且几乎是无缝连接、实现柔性生产。

    对此,鞋服行业观察人士马岗表示,智能化技术的进步给鞋类柔性生产带来了一定便利性,通过后端数据库录入脚型等数据,再自动与模型进行匹配,并组合相应的面料进行生产,相比以前,科技的满足度更高。

    细数国内主要女鞋厂商近几年的轨迹,可见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的“踪影”。国内女鞋“大佬”百丽国际早在2016年就提出生产系统向更加柔性、更加智能的方向转型;星期六曾在2017年计划筹资购置智能化生产设备,并引进柔性化生产线,达到小批量、短周期、多款式的生产要求,但于今年3月终止该计划;奥康国际也于近期披露了2018年建设“飞织流水线”,实施“机器换人”的战略目标。

    王海涛坦言,国内鞋业的柔性生产还在摸索期,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放大,未来的鞋履制造像汽车流水线一样、一条线同时完成多款产品是可以规划的一道景色,甚至可以让用户参与设计。上述鞋服行业观察人士也表示,目前鞋履行业将智能化生产做到成规模的企业还比较少,柔性生产目前也尚处于尝试阶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国证交会推迟比特币ETF决定 比特币跌破7000美元大关

    下一篇

    卧龙地产:首次回购274万股股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