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总市值被日本超越,退居全球第三,还要被印度追上?权威数据,离得还很远,当前中国股市总市值仍相当于近3个印度股市。
近期有一条新闻称,中国刚刚失去了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的排名,由日本取而代之,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声称印度股市不久也将超越中国。数据宝通过权威数据对比发现,中国股市仍是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比日本股市总市值多了近万亿美元。印度股市与中国股市差距更大,大概仅相当于A股三分之一的体量。
据彭博消息,截至本周四,中国失去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的排名,由日本取而代之。报道称,在周四暴跌之后,中国股市市值为6.0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日本为6.17万亿美元。考虑到周五中国股市继续回调,而日本股市上涨,截至周五,中国股市总市值仍将低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三位。彭博特别提出,市值计算仅包括主板上市公司,以避免重复计算。
用彭博的算法,数据宝记者也进行了测算。数据显示,截至周五,日本股市总市值为6.15万亿美元,沪深A股主板总市值为5.14万亿美元(B股体量较小,忽略不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8322),加上中小板总市值为6.35万亿美元,再加上创业板的话,总市值为7.01万亿美元。
以周五的市场表现,通过上述任意一种计算方法,记者均未能得出周四中国股市总市值6.09万亿元美元的结果。彭博的算法或许并不权威。目前而言,世界银行每年都会公布一个国家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它的计算结果,显然更具权威性。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股市总市值为8.7万亿美元,从数据上来看,显然包括进去了中小创股票的市值。
也就是说,根据世界银行的算法,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应该在7.01万亿美元附近,仍远远超过目前日本股市总市值水平。至于印度股市,那就差的更远了。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底印度股市总市值为2.33万亿美元。按照今年印度股市上涨10%的水平粗略估计,其最新总市值大致为2.56万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中国股市的三分之一体量。
这条新闻能够引发如此多的关注,一方面与中日中印国家之间关系有关,彼此之间稍有排名之间的变动,就有引发骚动。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近期股市调整放大了中国股民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在三大悖论之下,更显无奈。
第一大悖论,当前A股估值位居全球市场倒数,表现却也倒数。数据宝记者梳理发现,截至最新,上证指数市盈率不到13倍,仅略高于恒生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位居全球主要指数估值倒数第三位。深证成指最新市盈率低于20倍,低于标普500指数,孟买SENSEX3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
在估值较低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表现同样位居倒数。数据宝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22.09%和17.14%,牢牢锁定全球指数跌幅榜前两位。而往前追溯,近5年来上证指数上涨35%,但远低于纳斯达克指数112%的涨幅,也低于孟买SENSEX30指数96%的涨幅,同样低于日经225指数56%的涨幅。如果追溯近十年的表现,那就更没得比了,纳斯达克指数涨了238%,孟买SENSEX30指数涨了156%,日经225指数涨了72%,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均出现下跌。
第二大悖论,GDP增速远高于美日,股市却反其道而行。近十年来,从中美日印四国的GDP经济数据来看,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去年GDP19.39万亿美元,中国12.24万亿美元紧随其后,是日本GDP总量的2.51倍,是印度GDP的4.71倍。从经济增速方面来看,中国GDP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大幅领先。去年,中国GDP增速6.9%,稍高于印度,远高于日本和美国。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GDP达到41.9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美国公布的今年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环比初值增长4.1%,稍逊于预期,但增速创近四年新高。不过,金融市场的反馈却与预期背道而驰——美股、美元下挫,日元、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上涨。此外,今年一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滑0.2%,同比下滑0.6%。这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时隔八个季度日本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
第三大悖论,连续几年证券化率处于底部区域,股市表现仍不佳。巴菲特认为,可用证券化率,来判断股市是过热还是过低,落在70%或80%范围,买股票的好机会。近十年来,中国证券化率保持上升态势,但基本被80%这一数字所压制。2015年证券化率达到历年新高,受A股市场表现低迷影响,2016年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比例出现下滑,去年证券化率再度上升至70%以上。
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相比,中国证券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去年美国证券化率创历史新高,达到165.65%,日本证券化率也创历史新高,达到127.72%。经济实力逊于中国的印度,证券化率在2016年反超中国后,去年再度上升至89.76%,与中国差距开始拉大。
来源:证券时报·数据宝(shujubao2015) 陈见南 梁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