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我不是药神》巨大的影响力背后,离不开电影所讲述的温情故事,而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这部作品“讲故事的人”、编剧之一钟伟。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的过程中,钟伟讲到他作为二稿编剧,剧作任务是将故事向内的戏剧冲突掉转方向朝外扩散,重新组织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
每经记者 牟璇 每经编辑 温梦华
《我不是药神》不仅仅是一部关注度超高的电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中抗癌药物的话题不仅引起的全民关注,更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在电影巨大的影响力背后,离不开电影所讲述的温情故事,而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这部作品“讲故事的人”、编剧之一钟伟。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的过程中,钟伟讲到他作为二稿编剧,剧作任务是将故事向内的戏剧冲突掉转方向朝外扩散,重新组织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
▲《我不是药神》编剧钟伟(图/受访者供图)
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在创作《我不是药神》剧本阶段,钟伟走访了30余位慢粒白血病人,他说和受访病人一同吃饭时病人点了两瓶啤酒,他询问为什么还要喝酒,这位病人说他想活的像个健康的人。
“我忽然明白我们更多的去关心他们的身体,忽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所以在剧本中我也写到了程勇带着病人们喝酒的场面,病人是需要释放的。”
或许正是因为钟伟与30余位病人一对一交流,才让最后呈现出的每位电影角色都是充满温度的,不唐突、不浮夸也不刻意煽情,这样朴实的形象往往最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此外,钟伟非常直率和敏锐,或许是跟他此前有过记者的经历有关,就算是忙到凌晨三点半,他也坚持当天回复了记者的问题,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坦率和专业,让他笔下的作品也呈现出其独特的打动人心的气息。
▲编剧钟伟简介(图/每经制图)
【对话钟伟】: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我不是药神》戳中了观众内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而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民生,要做到既不刻意煽情又能直指人心是非常难的,电影最后的成品,是否让您满意?
钟伟:作为编剧之一,我很欣慰《我不是药神》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有这样的成绩首先感恩编剧韩家女,有敏锐的嗅觉,挖掘了这样一个好的电影题材。我的剧作任务是将故事向内的戏剧冲突掉转方向朝外扩散,重新组织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完成这样的剧作任务,需要了解类型片的创作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在《我不是药神》的写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试错来完成剧本。
“煽情”在我看来是一个功能词,它是商业电影吸引观众的手段,好的煽情或甜而不腻或哀而不伤,里面有一个品位的问题,作为编剧和导演会判读大多数观众的品位,针对大多数做调配,尽量做到不刻意不卖惨而又能感动观众。
NBD:您在做编剧之前从事了很多工作,是怎样的契机让您转型到编剧这个领域?
钟伟:因为对电影的热爱。我不是一个着急的人,习惯当个观众,喜欢琢磨人,这可能对我做编剧多少有些帮助。在专职做编剧之前的六七年里我已经完成过四个剧本,里面有数字电影,也有未能面映的院线电影。一边上班,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写剧本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所以并不存在角色的转换。
编剧门槛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中国很缺编剧,电影制作公司普遍都在闹编剧荒,只要愿意付出精力和时间,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NBD:您是一直从事这类现实题材的剧本创作吗?有涉足其他题材吗?您认为现实题材的剧本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钟伟:我是以职业编剧来要求自己的,所以不会局限自己。我觉得职业编剧你可以挑导演、挑公司,但不应该挑题材,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应该多涉猎,这个对编剧手艺大有帮助。
一个好的现实题材的剧本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要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广泛性。现实意义越重大,越广泛,这个题材的天赋就越高。同时,现实题材还必须注意真实性,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人物的真实困境和真实欲望,你可以编造剧情桥段,但是人物不能瞎编。
NBD:您后续的作品是怎样的?现在进度如何?能不能跟我们简单讲讲。
钟伟:后续还将跟文牧野导演合作,现在还在剧本阶段,我只能说这个电影和现代战争有关,它会是一个精彩的电影。
NBD:我们此次统计发现,四川籍编剧在整个行业中的创作能力是非常突出的,近9年每一年的爆款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身后都有四川编剧的功劳,您认为为什么四川编剧造出爆款的机率高?
钟伟:四川的人文环境相当好,首先就不缺诗人和作家,四川还出歌手,喜爱文艺的群众很多,所以出编剧就不意外了。另外,我想这跟四川人爱摆龙门阵有点关系。我家在仁寿军休所,从小我就爱听老革命摆龙门阵,从解放战争一直讲到中越自卫反击战,现在想起来这些人个个都是好编剧。四川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当然也就不缺讲故事的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